盲人摸象故事反思语文教学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0:43:58 归属于语文论文 本文已影响67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撇开“盲人摸象”原有的寓意,从学习、探究未知事物的角度重新解读这个故事,并借此反思当下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积极通过有效阅读来丰富学生认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盲人摸象;语文教学;反思弊端;学生认知;语文素养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盲人摸象”故事,它的寓意是对事物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是极不可取的。这里,笔者撇开盲人摸象原有的寓意,从学习、探究未知事物这一角度去重新探究这个故事,并借此思考中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的“盲人摸象”现象。

  一、“盲人摸象”故事原因新探

  盲人摸象,他们得出的是一大堆让人匪夷所思的答案。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认知有限”才是盲人摸象留下千古笑柄的最主要原因。

  (一)大象是盲人认知上的盲点

  从摸象结果来看,盲人到最后也并没有弄清大象是什么东西,甚至连大象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都不清楚。在盲人的认知中,大象是真正意义上的盲点,否则,盲人大可凭借经验来个“一叶知秋”或“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类推,从未认知的事物,即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一时难以作出定论。

  (二)盲人所认知的事物并不丰富

  盲人摸象是认真的。盲人一边摸象,一边努力用自己已认知的事物去联想,去想象,把摸的感觉与所认知事物的特征进行比对,并果断作出“我已知道”的判断。但是问题来了,虽然象牙与芦菔根、象腹与瓮、象尾巴与绳子都很相似,但与之相似的东西却多着呢!为什么就那么肯定地判定是那样的结果而不是这样的结果呢?究其原因,只有一种合理解释:盲人认知的事物并不丰富,他们只能从有限的认知中进行选择。

  二、反思语文教学中类似“盲人摸象”的现象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探究未知事物的过程,与盲人摸象类似。对应“盲人摸象”结果的两种原因,再来审视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两个类似“盲人摸象”的弊端。

  (一)学生认知上的盲点,导致阅读理解出现障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并不是莎士比亚所设定的,而是读者融合自己的社会认识、生活体验生成的结果。同样,学生认知上的盲点直接影响其对文章内容、主题的理解。这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可以不惧天灾,也能承受人祸,但鲁四老爷的一句“你放下吧”,就让她“像受了炮烙似的”并最终死去。学生是知道封建礼教的,但在学生的社会经历和生活体验中,封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心中的贞节观是怎样的,恐怕老师言传了,他们也很难意会。因这个盲点的存在,学生就很难深刻领会封建礼教“吃人”这个主题了。又如,读《边城》与《天净沙·秋思》时,因习惯了城市人的冷漠,学生很难理解沈从文笔下“一手铜钱”“那把烟叶”的邻里情;因习惯了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天涯若比邻”,学生很难与马致远笔下的“断肠人在天涯”产生共鸣。学生身上这样的盲点,恐怕很多年轻教师也会有。上面的例子只是就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情感认知上的盲点来说的。此外,学生在语言基础、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缺陷,更容易导致其在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时遇到理解障碍。

  (二)学生认知事物不够丰富,导致作文没有真情实感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训练最多的是议论文。不难发现,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之前,学生文中的素材非常容易扎堆———鲁迅、司马迁、霍金事迹的过度使用就是明证;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之后,学生的论述也难得见到指向现实生活的鲜活内容,很多作文显得造作,缺少真情实感。很多教师都埋怨学生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但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是十分努力地在写作,而且是竭力用情来写,只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使作文显得虚情假意罢了。事实上,只要学生对话题有兴趣,有丰富的话可说,就可以写出真情实感,近三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学生作文得分情况可以充分说明这个问题。2019年高考作文是以“劳动”为话题的,广东考生的作文得分普遍较好,相对前两年来说,学生的作文成绩可谓“进步”很多。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对“劳动”这个话题有更多话可说。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体验不是很多,但从小学到高中,课本里关于“劳动”话题的文章很多,正应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此外,作文材料中所说的“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等,正说中了学生的心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倾诉欲望。为什么早两年高考作文没有这番景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话题没有太多的兴趣,因而也就没有真情实感。2017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介绍你所认识的中国”。这样一个题目,按理说应该有丰富的话题可写,但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词却成了写作的障碍。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有把握的关键词来介绍中国的某一方面时,很多学生都面面相觑。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一带一路”“高铁”说不上几句,连一日三餐享用的“中华美食”也说不出几个菜系、几个菜名。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2018年高考作文题是要求给2035年的18岁青年写一篇文章。写这种题目需要想象力,需要拿已知的事物去加工组合,这样的作文要想写得丰富、深刻就更有难度了。2017年和2018年考生的作文得分都很不理想,归根到底还是学生认知的事物不够丰富,缺乏“真情实感”所致。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有个观点:“所谓愚,那是知识问题,并非智力问题。”拿这句话来诠释语文教学中类似“盲人摸象”的两种弊端,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三、由“盲人摸象”现象引发对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

  如何充分贯彻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很多教师都是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实现从“考什么就教什么”向“学生缺什么就教什么”的转变。我们应正视教学中的“盲人摸象”现象,真正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扎实做好学生认知方面的“扫盲”工作。毛泽东同志曾把特殊与一般的哲学原理具体化到群众工作之中,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也可把这一哲学原理具体化到学生的认知“扫盲”工作中,提出“学生的认知从阅读中来,到阅读中去”的构想。

  (一)从经典著作的“整本书阅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

  学生的认知具体体现在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方面。这些认知很难从宽泛的理论灌输中获得,必须从大量的经典著作阅读中得来。“语言建构”方面,作为语言学科,我们敢于淡化语法教学,就是因为单纯的语法教学事倍功半;我们能够淡化语法教学,就是因为语法规范本身就来自经典著作。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方面,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思维逻辑、审美观点、鉴赏套路都是以经典著作为依据的。同样,经典著作也是我们“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最重要载体。可见,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应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更多的要通过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但是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现状很不乐观,一是由于中考、高考压力,学生大多都被淹没在题海之中,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静心阅读;二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需要长期阅读,大量积累,而大多数学生的功利心强,也就懒得阅读;三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读图时代和“微时代”的到来,直观简单的阅读材料容易造成阅读时的急躁心理。再有,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所有的时间都是跟着教师去研究篇章语段,学生并没有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理解、品味,所以,学生就很少能从经典的“整本书阅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笔者以为,充足的时间、得法的指导,是学生对经典著作进行“整本书阅读”的保证。因此,怎样留足学生的阅读时间,多研究指导阅读经典著作之法,是当下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

  现实生活不仅是大语文,而且是学生了解、认知事物的宝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认知。当下,我们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多有脱节之处。试想,“人们不理解劳动、不喜欢劳动”、港珠澳大桥、“嫦娥四号”飞抵月球背面等内容,什么时候才能进入语文课堂?其实,学生是喜欢生活、关注生活的,但学生能从“生活”这本大书中读到什么呢?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下雨天,一个年轻人看到路上一个不带雨伞抱着小孩的妇人,就把雨伞借给妇人,然后接过孩子抱在怀里。有个老师讲了这个故事后,问学生:“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最先站起来回答的班长说:“是个人贩子。”这个故事反映出来的就是学生从生活中“读”到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从生活中“读”来的大多都是负面的东西。相反,生活中的屠呦呦、南仁东等先进人物事迹,学生却知之甚少。现实生活是一本很好的大书。我们语文教师再也不能把这本好书撒手丢给学生去“自由阅读”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现实生活这本好书带进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出知识、事理、艺术、高尚的品质意志和优秀的文化习俗,进而丰富认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综上,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转型,让学生在“盲人摸象”式的学习中做到“摸一牙而知全象”,就必须以新课程、新教材的推行为契机,努力推动教学转型,做到按课程标准施教,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姜刚.发挥高考内容改革导向作用,助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J].中国考试,2019(6).

  作者:吴宝洲 单位:吴川市第一中学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语文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