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现代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抉择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9 16:45:37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53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2-0020-05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正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传统社会主义在建设道路上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造成“公地的悲剧”和生态悲剧,这也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半个多世纪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

其次,产权和经营权结构的失衡。传统社会主义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和经营权结构的失衡表现为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均为公共性的组合,这一组合的弊端在于效率低下,将造成对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这也是传统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环境资源遭到巨大破坏的主要因素。十月革命以前,沙俄的经济在欧洲乃至世界是十分落后的,它的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居第4位,在世界上居第5位。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1928年起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1%的速度向前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德等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跃居欧洲第1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强国。这一成就正好是在世界资本主义1929—1933年爆发大危机及危机后长期萧条的背景下取得的。战后从1950年到1984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8倍,而美国只增长了2倍。正因为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苏联工业总产值与美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从1913年的6.9%上升到80年代中期的80%,从而成为令帝国主义望而生畏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巨大发展的背后是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据资料显示,从狭义上的经济成本来看,到1980年,由于空气和水的污染造成前苏联年均总损失达200亿卢布,而到1990年,这一数字达到450亿卢布。有的资料显示,1980年的总损失大约为500亿—600亿卢布,而1990年达到1200亿卢布。⑧ 另据世界观察研究所的报告,1988年苏联排放了1850万吨的二氧化硫,美国排放了2070万吨,但就每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排放量而言,苏联(10克)远远超过了美国(4克)。⑨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生态悲剧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排斥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并且以部门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方式组织经济建设,造成经济体制的僵化。本来,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传统社会主义却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经济工作的计划性拔高为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成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他们制定了无所不包的计划,完全以计划来配置资源,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必然导致经济工作的失误。同时,制定计划的权力集中在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实施计划和组织经济工作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及相关的部门,统得过多过死,从而压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由于无视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一方面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造成消费品的严重短缺,使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社会生活和生产处于半停滞、半瘫痪的状态,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形成了生态危机。
  下面以巴尔喀什湖为例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生态悲剧。1989年11月27日,在当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戈尔巴乔夫所发布的《有关完善国家生态系统的紧急措施》的报告中,巴尔喀什湖被划定为生态系统重灾区。这是违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律,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产物,是传统社会主义引发的生态悲剧。计划体制下的苏联,在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实行功能分工制。⑩ 苏联最高苏维埃政府在1918年颁布一个决定,按照该规定,中亚地区承担生产棉花的重任。原先的中亚地区,是克孜尔库姆沙漠和卡剌库姆沙漠垄断的地带,气候炎热干燥,寸草不生。在作物的生长期,气温通常达到摄氏40度。苏维埃政府认为,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棉花,于是从1918年起,利用流入巴尔喀什湖的夏河和妫河,引渠灌溉建在沙漠中的植棉农场,将中亚的沙漠改造成棉花生产基地。灌溉水渠总长500英里和800英里,宽度超过了高速公路路面。灌溉设施的建设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使中亚的棉花产量占前苏联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不仅满足了本国所需的棉花,而且还成功地向国际市场廉价抛售棉花,身价上扬的棉花在苏联被誉为“白色的金子”。{11}
  为了生产棉花而人工建造灌溉引渠,使流入巴尔喀什湖的淡水越来越少,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生态悲剧悄然而至,终使巴尔喀什湖走上了死亡之路。通过1989年苏联自己发射的人造卫星所拍摄的巴尔喀什湖照片与20世纪60年代的地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这一期间巴尔喀什湖丧失了40%的水域。巴尔喀什湖周边环境更是严重恶化,临近巴尔喀什湖的农田变成了盐碱地,大气中包含了有毒性很强的氯化锖和二氧化硫,危害了人体的健康,不少当地居民患上了喉癌,当地婴儿死亡率高居前苏联之首。农田里大量富集着氯化钠和硫酸钠,任何农作物都无法种植,只有被称作“所兰加”的杂草在这里繁茂地生长。有关资料显示,巴尔喀什湖的盐度正在逐年增高。有苏联科学家预测,21世纪的巴尔喀什湖将成为另一个“死海”。
  当然,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生态悲剧,并非仅出现在传统社会主义的苏联,在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创造的生态环境,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支撑。没有生态安全,人类本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15} 当然,生态文明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的物质财富,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的制度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的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工业文明。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二,在经济模式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工业文明则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第三,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生态文明视科学技术为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并非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第四,在文化价值观上,突显自然的整体性及其内在价值的有机自然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
  (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16} 当前世界文明的发展正处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阶段,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
  
  注释:
  ①[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②{14}{15}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文明》2007年第12期。
  ③ 为了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本文用逆生态性来说明传统社会主义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关于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参见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20页。
  ④ 刘军:《经济全球化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⑤⑦ 转引自[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95页。
  ⑥ 刘力臻、徐奇渊:《“公地的悲剧”与产权环保效应的分析》,《经济纵横》2005年第1期。
  ⑧⑨[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47页。
  ⑩[韩]全京秀:《文明过程和生态危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 埃利斯:《巴尔喀什湖:苏联的大海正在走向死亡》,转引自[韩]全京秀《文明过程和生态危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2} 冯之浚:《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