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问题分析(农村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1 00:06:56 归属于法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27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独居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问题日渐突出,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本文以河北省B市某村独居老人调查为例,从独居老人的经济支持、精神健康及日常生活照顾三个方面的需求进行探讨,分析了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 独居老人 心理需求 经济支持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腾跃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发展。尽管这在空间上得到了很大的延伸,但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现象日渐增多,从而产生了空巢老人群体。其中,独居老人作为该群体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弱势群体,其数量和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尽管我国在社会经济、科技文明等重大领域都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但家庭传统的优良护老功能已被严重削弱,使得老年人无论是在经济支持、精神健康还是日常生活照顾上的需求都已无法得到正常的满足。其中,以在农村独居的老年人最为显著。他们不仅缺乏物质的供给、精神情感的关注,更是缺乏心理需求的慰藉。正是这些弱势社会群体亟待我们的社会和政府去关怀与救助。只有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他们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因此,关注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问题,努力营造和谐而美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一套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必要的,且刻不容缓。

  二、独居老人的概念界定
  人龄人方式来实现。在笔者调查的村里,不存在独居老人被遗弃或者,独居老人是空巢老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空巢老人是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但独居老人不仅子女离家,而且丧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势的群体,尤其在农村地区,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独居老人是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且长期独自一人居住的未婚、丧偶或离婚的农村老人。
  三、农村独居老人概况
  河北省B市某县下辖的某村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当地较大的村庄之一,约有400户人家。笔者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该村的15位独居老人进行了入户调查,其调查结果如下:从性别角度来看,女性独居老人(60%)明显多于男性独居老人(40%);从年龄分布来看,独居老人的年龄都在65到83岁。老人独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自愿独居,以避免与子女的日常摩擦、矛盾;二是故土难离,不愿跟随子女搬离农村;三是子女外出打工,无时间和精力照顾;四是无子女,一生孤苦,直至终老。
  2003年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课题研究报告指出:独居老人和老年“空巢”家庭户在逐年增多。对于农村独居老人来说,既缺失劳动的能力,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所引发的生活问题也将更加严重。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该村多位独居老人,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活方面
  个案一:某男,70岁。老人口述:“老伴十年前去世,儿女在外地工作并已都成家。老伴刚去世那年,儿子把我接到城里和他们一块居住,由于我不适应城市生活,于是孤身一人又回到了农村。我年轻时在供销社工作,平常的开销除了儿女按时供给,还可以领到退休金,经济上还算过得去。但现在老了,又患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日常生活都要依靠左邻右舍帮忙。”
  (二)心理需求
  个案二:某女,72岁。她口述说:“我四十岁开始就守寡,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孩子们拉扯大,他们现在都在外边。儿子在北京打工,一年基本不回来;女儿在县城做买卖,平时很忙,过年过节才回来一趟。我就是家庭妇女,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都是孩子们给我钱。我身体还硬朗,自己在小院里种菜,粮食都是买的,平时没事就和邻居串门、拉家常。但心理上还是觉得孤独,想找个老伴。以前有人给我介绍过一个,那人条件还不错,我怕儿女反对、又怕村里人说闲话,所以就一个人凑合着过。”
  (三)经济支持
  个案三:某男,75岁。老人口述:“我一生没娶,所以膝下无儿无女。我的日常开销都靠政府补贴,亲戚们都在邻县,偶尔也来看我,但毕竟不是亲生的,总是有点距离感。我自己做饭,稍重一点的活就得靠邻居帮忙了。”
  四、农村独居老人生存现状
  (一)缺乏经济来源
  那些年龄大、身体状况欠佳、丧偶的独居老人们几乎都丧失了全部劳动力,他们生活供养的唯一来源就是依靠政府的救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独居老人起居卫生状况很差、生活住所环境异常恶劣。由于收入主要来自土地,农业的脆弱性决定了他们的收入是不稳定的。如今他们年事已高,大多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所以,他们都没多少积蓄。一旦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也就失去了收入来源。既没有收入来源又没有风险保障,所以他们对经济支持方面的需求特别强烈。在经济供养方面,部分独居老人可以从政府的“五保”、“低保”等政策中享受到有限的物质支持,比如现金、衣物和粮食;也有部分老人从子女处获得,比如通过子女的定期探望、寄钱等方式来实现。在笔者调查的村里,不存在独居老人被遗弃或者无人问津的现象,只是经济支持力度大小的问题。
  (二)情感空虚、孤寂和无助
  在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老年人本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家庭结构功能出现分化。子女离土离乡流入城市寻找生活,一年中回家的次数很有限,留守在家的一些独居老人情感没有依托。尽管子女外出务工可能会改善老人的经济状况,但是物质上的改善难以代替精神的慰藉,尤其是独居老人生病或无法干重活而找不到人帮忙时会觉得更加孤独无助。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的缺席、老人对邻居等外人的戒备心理和疏远行为,使他们的精神支持极度缺乏,很容易陷入孤独,严重者会出现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在笔者调查的村里,有两户独居老人患有抑郁症,不得不长期服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诸多农村独居老人的精神状况令人堪忧。

  (三)缺少生活照顾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每况愈下,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减弱,对他人的依赖程度也明显增加。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临床方面的表现,即身体和精神状态;二是日常生活照顾方面的表现,即个人自我照顾、户内外活动的能力。日常生活照顾是指老人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所需要的照顾,日常生活活动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前者是指基本的自我照顾活动,包括穿衣、洗澡、修饰等;后者则是指更复杂、更高级的自我照顾活动,包括做饭、洗衣、理财等。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特点,不仅表现为老人需求在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情感方面获得的帮助,还表现为老人所需要的帮助应当长期的和带着感情的。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80%的独居老人尚有自理能力,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而其他的老人已不再具有自理能力。例如,村东的李爷爷,由于老伴去世多年,自己孑然一身,儿女又不在身边。老人身体不好,但又不愿意进城和儿女共同居住,于是老人和儿女商量在村里雇佣一位关系比较熟悉的村民来给予老人生活上的照料,例如洗衣、做饭等。由此可见,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与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五、解决农村独居老人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农村独居老人的物质保障力度
  尽管笔者在调查中未发现不赡养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但对于农村的独居老人来说,其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是相当低的,有的甚至表现为“零消费”。例如:村南王奶奶,一人生活了好多年,生活中很节俭,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了几十年,平常只吃自己种的几种蔬菜。这种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养老方式上,穆光宗提出了“大助老体系”。在该体系中,助老的“助”不仅包括了自助,也包括了扶助;助老的“老”不仅仅是指对老年人提供的各种帮助,也包括对老年家庭、机构、社区、产品、产业、文化和事业提供的经济、文化、人力、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社会支助。
  (二)开展农村社区新型互助养老模式
  “故土难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自己的家人、街坊邻居和所居住的社区环境越发依恋。笔者在调查中聆听到独居老人的心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大部分老人因为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社会空间,而选择了晚年也独居老屋。农村的邻里关系较之城市更为融洽,浓重的乡亲乡情流动于乡间田野,邻里互帮互助是一直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笔者认为,可以在农村试行社区合作养老模式,即以村组为单位,选用专人负责集中提供孤寡或独居老人的一日三餐;村支部集中独居老人的土地承包给其他人,用租金支付老人的餐饮费用;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鼓励独居老人的邻居为老人予以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给予邻里一定的奖励政策;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定期给老人简单检查身体,提供常用的药剂,降低老人的医药负担,切实的体现出敬老爱老的中国道德规范。
  (三)关注农村独居老人的心理健康
  农村独居老人的情感更需慰藉和关注。中国是礼仪之邦,百善孝为先。我认为,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传统孝道,鼓励儿女对老人的情感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了,但同时西方社会倡导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农村儿女养老的情感支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外出务工的子女,一年回一次家,甚至好几年回一次家,这让本应该儿享受天伦之乐的农村独居老人备受情感空虚的困扰。源自家庭的社会支持是农村高龄老人主观幸福感在社会支持因素中的重要方面。因此,提倡传统孝道,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在外务工的子女们多关心在家独居的老人。同时,有关部门可以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帮助这些经济能力有限的打工者常回家看看老人。
  六、结语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独居老人更是如此。不管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家庭和睦,关系和谐,得到应有的尊敬与赡养,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莫道桑榆晚,余暇尚满天,老年人辛苦一生,无私奉献了自身应有的价值,晚年理应享受天伦之乐。关注农村独居老人,认真贯彻和落实党中央精神,彻底解决农村独居老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任务。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法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