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为缓解该情况,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出现了教师走教的现象。该研究以地处中越边境的少数民族城市——崇左市为例,选取走教现象最为突出的天等县、扶绥县为研究范围,以近两年被选派的英语走教教师和当地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两个县城中小学英语教师走教情况的调查,发现走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走教规范化和促进该地区教育公平,推进边疆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英语走教教师;走教现象;对策与建议
1概述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要求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1]。但由于农村偏远地区师资短缺现象严重,很多地方难以开展正常有序的英语教学。到2007年,《中国教育报》[2]发表了一篇关于“走教”的文章,从此,“走教教师”这一说法逐渐出现在报刊与论文中。走教作为合理配置区域教育资源的一种教学举措,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短缺现状。地处边疆地区的崇左市,少数民族聚居,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短缺现象严重,英语教师走教现象比较普遍。本文基于前人对走教现象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崇左边疆地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以近两年被选派的英语走教教师和当地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线上和实地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调查方法,对天等县和扶绥县英语教师走教现状和当地中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研究,探析走教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走教教师本人、学生、学校以及当地教育事业等造成的影响,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以利于推进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当地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国家与社会。
2走教的相关研究现状
走教是中国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具有其独特性,是中国所特有的。笔者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没有找到外国学者关于走教这方面的研究。而纵观国内的研究,有不少学者聚焦走教现象并开展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杨振萍(2013)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小学教师走教问题的研究》,以及陈迪(2007)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小学英语特岗教师走教研究——以A省C县J乡X小学为例》等。在关于偏远农村地区英语走教教师的研究方面,学者陈迪通过整理比较之前的研究内容,发现国内走教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走教实施的试行探索、走教现状分析、走教的理性思考等[3]。总的来说,通过对前人的走教研究进行梳理,不难发现:这些文献大多以调查研究农村地区英语教师走教现象为主,很少有关于边疆民族地区这一特殊区域的相关现象的研究。而且关于走教的研究大多从走教的背景入手,停留在对走教这一现象进行描述,或者对走教成果的叙述,而对走教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方面涉及的相对较少。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走教现象未能获得大多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对该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普及和发展十分不利。
3边疆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走教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学习已经进入到我国教育的每一阶段,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已经提升到了国家层面。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外语课程的城镇小学已经达到70%以上,农村小学已经达到了30%[4]。总的来说,就我国目前开设的各个年级阶段来看,各地英语课程开设的年级参差不齐,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教育教学的比例相对其他年级阶段的要大一些。而以崇左市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师资短缺问题和教学设备匮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到现在仍不能满足从三年级开设课程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潮流,促进当地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崇左市采取了走教、支教的教学举措,通过从县级派出优秀的骨干教师到乡镇的教学点授课的方式,合理调动区域内的英语教师资源,缓解师资短缺现象。根据崇左市各县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分析整理,得出2019学年边疆民族地区英语走教教师分布情况,如表1:3.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紧缺矛盾突出。如表1所示:在整个崇左市内,走教或支教教师的人数比较多,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存在严重的师资短缺问题。根据国家规定,农村小学班级与教师比应为1:1.4,每一个班级仅能分配到1.4名教师,而这1.4人并不全是任课教师,还有辅助教师0.1人[5]。通过对天等镇各教学点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有的教学点只有1名教师,有的教学点甚至没有英语教师。由于师资短缺现象严重,很多地方的英语教学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长此以往,形成了天等镇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拉大了校际的差距,加剧了区域内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矛盾。此外,从事英语走教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无论在工作经验还是教学经验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实施“走教”模式,需要教师对教材有较强的整合能力,使之成为适合本地学生的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大多数年轻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对课堂上的一些突发状况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窘境。3.2教师走教路途艰辛,缺乏安全保障和应有的福利待遇。由于走教的地方多为乡镇或农村这样较为偏远的教学点,道路大多崎岖不平,在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隐患。在课题组与该地区部分英语教师访谈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表示:走教道路很艰辛,经常面临各种突发状况和意外,希望走教往返的安全问题得到重视。教师走教途中不仅路途遥远,缺乏安全保障,而且应享有的福利待遇没有较好地落到实处。对于走教补贴,只知道数额不多,具体并不十分了解。在对多名走教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一些走教教师表示不知道这些补贴具体何时能下发到手中,只是从有过走教经历的老师那里获悉是有“走教补贴”这一种笼统的说法。缺乏补贴保障以及补贴不能及时发放,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的。在采访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符合实际的要求,希望在今后的走教中,有关部门可以更好地完善福利待遇和补贴机制,重视走教教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他们的心声背后,隐藏着一颗需要被关爱的心。3.3走教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自身专业发展。教师走教是一项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配教育资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举措。但与此同时也加重了走教教师的负担,增加了更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据采访教师所说,他们不仅要完成本校的工作量和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顾多个支援学校每周的授课任务,有的走教教师甚至一个学期担任7个班级的英语课,还要跨年级备课。在走教过程中,许多走教教师经常超负荷工作。他们在往返路途上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且随着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因为相比于其他普通教师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组织教学。总的来说,走教教师们在实现自我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一定的空间,而他们又是影响整个崇左地区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该问题确需尽快得到解决。3.4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设备极其匮乏如表。2所示,该地区仍有部分学生是在小学四五六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英语学习时间不长,基础不好,而且对英语还存在不感兴趣、厌学的心理。此外,受采访的一些走教教师坦言:学生学科基础薄弱,知识链有断层现象。主要原因是受援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条件不足。不仅没有多媒体这样的教学设备,甚至进行英语听力时所需要的录音机都没有,只能采用人工带读的传统方法授课。因此,很多时候都没有办法更好地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3.5课程安排不合理,忽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一些受援学校考虑到走教教师路途遥远的问题,为了避免给走教教师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减少他们在走教路上耗费的时间,便将一个星期的课时安排在一天或者半天时间之内教授完。这样做虽然大大减轻了走教教师的负担,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难以消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在受援地的本校教师坦言:如果遇到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或者节假日与课程安排在时间上发生冲突的情况,学校会要求教师利用英语课或其他课对语文、数学这样的科目进行补课。由此可见:一些受援学校的课程安排不仅不够合理,而且对英语教育也不够重视。因此,学校课程的安排不仅要基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更要符合中小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恶效,最终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4边疆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走教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4.1普及网课教育,缓解师资短缺现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作为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重点工程,网络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学习者提供电子化、数字化等多种形式的优质资源,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形式多样化,是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更重要的是,相比以前的传统教学,网络教育的屏幕课堂、在线学习不仅可使学生人数不再受到限制,师资力量也空前壮大,而且其提供的教学内容多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出现,这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普及边疆民族地区的网课教育,将之作为线下上课的一个有力辅助手段,最大化地利用远程互动教学、云教学等教学手段,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边疆民族地区英语师资短缺现状,减轻走教教师负担和压力,又可以打破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和各种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2完善“走教”政策,落实奖励机制。上文提到,走教教师们的补贴和待遇在很多地方都没有成文规定,难以落实到处。再者,由于走教教师人数不多,很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于走教教师应得的奖励和各方面的保障更是不了了之。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校管理应多重视关心走教教师,采用多种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在物质方面,为了更好地保障边疆民族地区英语走教教师的权益,既要把走教补贴和走教教师的生活保障纳入财政的预算中,又要采取相关措施奖励走教教师,提高走教教师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同时,学校管理者可以设定一些制度,在评优、评职称方面,更多地倾向于走教教师。在每个学年学期结束时可开展走教教师表彰大会,鼓励走教教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此外,关于走教老师服务期满后的工作问题,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应采用政策的力量,建立健全走教教师激励机制,完善“走教”政策,解决走教教师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制定走教教师优先录取和优先评职称政策,即对于服务期满但想继续任教的老师,并且通过相关部门考核,就可以享有优先录取权并获得相关的优先考虑职称权。这不仅会大大增加走教教师的任职动力,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而且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4.3合理投入教育财政,改善教学设备。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义务教育始终是以政府投入办学为主,在短时间内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并不现实。因此,政府应在该地区原来的经济基础上,逐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合理投入教育财政。与此同时,要改变该地区这种师资短缺、教学薄弱以及教学设备落后的现状,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建设,改善农村落后闭塞的交通,对农村地区的教学点实行撤点并校,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求学时面临的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问题,也使更多的资源集中于一所学校,能有效地解决师资短缺现状。另一方面,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相关政府部门既要加大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培养优秀的骨干教师,又要完善教学设施,改善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课题组与该地区部分英语教师访谈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表示走教学校的教学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加强配合,落实农村教育所需要的费用,保证经费专项专用,加强对经费划拨、使用的检查监督,确保教育经费为教育所用。此外,学校也可以吸引一些社会资金,与社会团体、企业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4.4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安排。据课题组与该地区部分英语教师的访谈内容所示,一些教师坦言:由于不太适应走教环境,走教任务繁重,难以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方式,只能按照学校的安排,在规定的课时讲授指定的内容。长此以往,课堂上就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也不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又收效甚微。因此,对于这种情形,走教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还应与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课堂,构建宽松的课堂氛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学校在安排课程方面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切实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不断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制定更加合理的课程安排,实现该地区的英语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4.5加大英语师范生培养,为教育发展积蓄力量。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高谦民指出“英语教师走教制”只是一种缓兵之计,而非长久之策。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认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即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严重缺乏。实施走教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疆民族地区师资短缺现状,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移除“师资短缺”大山,使“走教”这道独特的教育风景最终成为历史,国家可以加大对英语师范生的培养力度,为教育发展积蓄力量,各地政府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合有关教育部门,全面落实“三定向”的培养政策。同时,鼓励师范院校扩大招生,加大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使一批批有志青年学生毕业后,可以回到基层从事教育工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4.6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多渠道吸引师资。边疆民族地区英语师资严重短缺,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留不住,不愿去”。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在制度层面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边疆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津贴以及待遇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制定比县城要高一级的工资标准,在职称评审政策上向农村教师倾斜,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还可以免费给乡村教师配备住房,提供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更多教师到农村教学。同时,建立问责机制,明确由财政单列支出农村津补贴,大幅度增加农村边远地区任教教师的岗位津贴及补助,并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
5结束语
“教师走教制”只是一种缓兵之计,而非长久之策。虽说走教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边疆民族地区师资短缺现状。本文通过结合崇左市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天等县,扶绥县的教师走教现状进行研究,发现走教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走教教师缺乏安全保障、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各种问题。针对此问题,本课题组提出完善“走教”政策、落实奖励机制、合理投入教育财政、加大英语师范生培养、多渠道吸引师资等多种改进对策。由于在研究的过程中,项目组仅选取天等县、扶绥县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县城来进行研究,范围尚不够大,因此本文的研究仍具一定的局限性。但希望通过此次对该地区英语教师走教现象的调查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新思路,也为以后研究走教提供借鉴与思考。同时希望此研究能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更好地完善走教制度,促进该地区义务教育公平。在研究过程中,崇左市教育局、天等县教育局和扶绥县教育局都对项目组的研究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加上韦冰霞老师的协助,使本项目得以顺利完成,为此特此感谢上述各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DB/OL].
[2]郭炳德,杨仲勋,刘许庆.“走教”之辩[N].中国教育报,2007(7).
[3]薛芬.短剧表演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4]陈迪.农村小学英语特岗教师走教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7.
[5]杨振萍.农村小学教师走教问题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凌兰兰 李肖 韦冰霞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