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异常活跃。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暂时缓解的背景下,本文要思考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治本之策,以期做到既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又要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农村服务市场 劳动力就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应: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的就业矛盾,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现代化;农村劳动力流动大大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打破了乡村地区的封闭状态;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促进了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率,也提高了外出打工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使部分贫困地区和劳动力过剩地区的农业收入上升(或阻止其下降),也适应了城市经济对弹性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要,减缓了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繁荣了城市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诸如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农村劳动力流向农村非农产业,活跃了农村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抛荒等问题。所以,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要做审慎思考。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突出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数是从校门直接外出务工经商,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务农常识和经历也没有,他们追求城市生活,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意识,他们把外出务工经商作为改变生活态度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他们对乡土认同感在减弱、对城市认同感在增强,但又未被城市社会所接纳,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趋向不明确、不稳定,这会进一步强化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经济不景气、陷入失业困境时,不会回归农村而是选择继续流动生活,他们将面临生存危机,会更加边缘化,成为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因此,加快城市改革步伐,增强城市包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尤其是对他们为城市建设作出的贡献得到社会承认,使社会对他们有认同感、他们在城市有归属感,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
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加重城市负担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太大改变,难以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使得隐性失业显性化,这就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到200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2%,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的农业人口约1.3亿,其中农民工大约在1亿左右。各地政府或有关部门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大肆宣传“打工”经济、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培训、实施对进城务工的农民便利的政策等措施,提高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但是,城市并不是解决如此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惟一途径。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现状决定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已处于“饱和”状态,自身就面临着大量失业和下岗人员的压力,不太可能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相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些在城市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的农村劳动力,那些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增强了知识和技能的新生代农业人口以及城市当中有志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人才都会流向农村,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现阶段应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中就业;同时也要积极筹划吸引更多的优秀分子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出不利于农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会以赚钱的多少来决定自己的从业行为。由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即使提高了流动成本,只要外出打工收入高于种田收入,也会形成相当的流动规模,这也是近年来就业环境有所恶化,农民外出就业冲动仍持续高涨的内在原因。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动相适应,流动人员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占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人才的流失是同时存在的。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来看,它既满足了第一、二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推动了乡镇企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减轻了农村的隐形失业。但是,从农业人才的流失来看,它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加快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老化、女性化的发展趋势,使农业发展缓慢,削弱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其次,农业人才的流失,使文化素质本来就普遍偏低的农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更为低下,从而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审视,农业人才流失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业人才的流失都是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解决农业人才流失问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从长远看,应着眼于提高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从目前来看,应引导农业人才回流。在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一部分人员返回农村。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回来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业生产。因此,引导农业人才回流,主要是指吸引有文化的青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务农的收益大体上与务工、经商相当时,才能吸引农村的优质劳动力回流,才能维系农业的发展。从实践来看,应主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为,小规模经营投入再多,也难以使种田收入与务工、经商相当。因此,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规模经营,并相应地增加投入,增加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规模经营获得足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收益,这样才能吸引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农民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发展现代大农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将会日益多元化,也就是我国农村劳动力除了继续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外,还可能有一部分会到城市去谋生。但正如前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和城市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不能效仿发达国家通过城市化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开拓具有巨大就业空间的农村市场是当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从直接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全都离开了农业,而是应该运用发展现代大农业的理念,积极创造农业服务部门,把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利用起来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如美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推行教育和训练计划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直接为农业服务,或更准确地说,是为现代大农业服务。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工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农业服务业迅速增多,形成了“农业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这样一个庞大的“大农业生产系统”。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延长农业生产线不但细化农业产业分工,完善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扩大了农村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如1984年,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有270万人,而在农业产前部门有劳动力200万人,农业产后部门的劳动力高达1630万人。所以,我国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我国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仅仅通过把农村劳动力输出到城市就业,而是应该努力把我国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大农业,把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的大批富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发展现代大农业来吸纳,通过发展农业产前、产后以及为农业服务的产业发展来消化吸收农村劳动力。
参考文献:
1.辜胜阻主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M].人民出版社,2004
3.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4.邓鸿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求是,2000(17)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