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人买灯笼,却萌生了做灯笼的灵感,这是咋回事?李燕出生在河北藁城市一农村,高中后嫁给同村一男子。一年后,随着女儿的降临,家里的日子紧张起来了。李燕虽嘴上不说,但心里对丈夫却有了怨气。女儿两周岁生日时,在城里打工的妹妹来到她家,李燕明显感觉到了妹妹的变化,打扮时髦了,说话也不土了,并且一出手就给了外甥女200元的礼钱,这样李燕动了去城里打工的心。她在与丈夫、公婆商量之后,去了妹妹打工的饭店,做一名服务员。
打工再好也是为人忙
替人买灯笼发现商机
2004年9月,李燕与妹妹同在一家火锅店做服务员,月工资700元。11月,妹妹改行去卖服装了,留下李燕一人。24岁的李燕在服务员中算是年龄比较大的一个,再加上她不爱说话,也很少参加店内经理组织的AA制聚餐。所以,人缘不是很好,经理不管是工作之内的还是之外的活都吩咐她做。12月29日,为了迎接元旦,经理一早就带领服务员布置店面,恰巧挂在门外的灯笼少了两个,经理嘴一张就让李燕去农贸市场买。李燕走了两家卖灯笼的摊床都没有买到,卖家说要下午灯笼才能到货,因为元旦前是需求旺季。做事认真的李燕又走了几家,最后在第5家摊床花30元买了两个灯笼。李燕出于好奇与卖灯笼的大娘聊了几句话,大娘说她要是会做灯笼就好了,批发给像她这样的小商贩肯定赚钱。大娘的一句话给了李燕提醒,她想到自己的父亲是做灯笼的高手,每逢过年,村里几乎每户人家都让父亲给做几个红灯笼,看着那红红的灯笼心里就会很温暖。从父亲手里学做灯笼技术,然后把灯笼拿到当地集市上卖,岂不比当这受气的服务员强多了,李燕暗暗下了决心。
2005年1月10日,领完工资的李燕回到了家。抱着几个月未谋面的女儿,她哭了,连说,妈妈再也不出去了,妈妈要凭自己的努力让女儿过上好生活。几天后,李燕回到娘家向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父亲高兴得一个劲地拍大腿,表示拿出祖传的制作宫灯技术,协助李燕完成创业梦想。
钻研宫灯技术
春节前后旺销
据李燕父亲讲,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祝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皆灯,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红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传至全国,藁城也成了宫灯滋生之地。了解了宫灯的历史后,李燕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她想,灯笼属于喜庆吉祥之物,企业开业、庆典、逢年过节家家都需要,尤其现在过春节不允许鸣放鞭炮,大红灯笼是最好的庆祝形式。
在父亲的教授下,李燕半个月就学会了技术。但出现了一个难题,因为制作出来的灯笼是圆形的,不方便存放。怎么才能将灯笼变成用时是圆的,不用时是扁的呢,李燕开始了琢磨。一日,她正对着灯笼想办法呢,丈夫抱着女儿来了,李燕看着女儿手里玩的能折叠的玩具,立刻有了灵感,把灯笼做成折叠式的使用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燕多次请教技术方面的能人帮忙设计。很快,一个由钢丝圈环组成钢丝骨架,在钢丝骨架外表用胶粘剂粘合上彩绸布,再用支撑杆把钢丝骨架的上、下两端支撑而成的灯笼诞生了。钢丝灯笼的最大好处是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使用灵活方便,不用时用双手自然下压灯笼,灯笼就会呈现扁形。技术改进获得成功后,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要想批量加工,就要有质量好价格又低的原料供应。为此,李燕再次来到藁城市,在一大型批发商场找到了理想的材料。卖材料的老板在知道李燕是要自己加工灯笼时,很是佩服她的精神和勇气,保证只要李燕能坚持下去,他就长期低价供货给李燕。
解决了两大困难后,李燕和父亲在家开始了灯笼加工。第一天,60cm的灯笼共加工了100个。第二天,加工了150个。急于看市场反馈的李燕就骑着自行车到集市上卖起了灯笼。一个15元,一对25元,一个上午就卖出了200多个。兴奋之下的李燕,动员全家人都参与到加工灯笼的工作中来,趁着春节前后多赚些钱。
家人的参与令灯笼产量上来了,李燕就负责起了销售,联系卖灯笼的商贩,找灯笼经销商。春节前,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灯笼断销现象,李燕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解了大家的围。截止到元宵节,李燕销出的灯笼就有3万多只,全家人坐在一起一笔一笔账的算,2万多元的纯收入让李燕吃惊不小。偶然得来的商机,让农家女李燕体会到了“暴富”的滋味,那她能将制作宫灯之路走下去吗?
多方寻找销路
一人带动全村致富
元宵节一过,家人制作灯笼的热情就没有了,丈夫说灯笼销售的好时候过去了,再制作灯笼也不会有人买,父亲劝李燕用赚的钱做点别的小买卖。难道灯笼只有春节才能卖吗?其他时间就没有需要灯笼的地方了吗?李燕从心里不信这个理。4月份,她一人去深圳、浙江联系灯笼的销路,顺便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因为李燕制作的灯笼能自由折叠,款式新颖,质量又好,深得批发商的喜欢。一名姓李的批发商当场承诺,李燕的灯笼有多少要多少,李燕问李老板这么多的灯笼都销往哪里。李老板告诉她,灯笼除了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是销售旺季外,平时的市场主要面对全国的企业,比如宾馆、酒店装饰用,酒厂、食品厂以灯笼为广告载体宣传用。近年来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形式为企业做广告宣传已逐渐成为趋势,这既符合国人的传统习惯,而且起到以灯美化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比起电视、报纸等广告媒体以其投资小形象直观的特点更容易让人接受。听了内行人的介绍,李燕茅塞顿开,风风火火赶回老家。
回家后,李燕一边组织家人正常制作灯笼,一边亲自找企业联系灯笼印字业务。不到半年,李燕已小有名气,一家人制作灯笼的数量明显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李燕特把妹妹从城里叫回来,又让几名远房亲戚加入到了制作的队伍中。2006年元旦前,要货的订单一个接一个的来,黑龙江、辽宁的客户也发来了订单。有了订单,灯笼因为人手不够用,不能及时制作出来,怎么办。李燕经过反复斟酌,最后决定在村子里发展加工户,教村民灯笼制作技术。这个想法起初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出于长远考虑的李燕还是成立了云鹏宫灯培训中心,教村民制作技术,然后再从村民手里回收灯笼。刚开始,加入培训中心的人很少,村民都怕李燕是骗大家的。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李燕真的兑现了承诺,大家都踊跃报名参加。每人制作一个灯笼会有0.3元的加工费,一个技术中等的人每天能制作200多个,一天获利60多元,不比白白在家闲着强多了吗。
在李燕的带动下,整个村子以每家为单位形成了既专业又有规模的灯笼制作之村,每家的经济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7年春节,当地媒体对李燕的创业事迹进行了报道,并对“不放鞭炮挂灯笼、大红灯笼藁城热销”的现象给予高度的肯定。
如今,又逢辞旧迎新之际,李燕决定面向社会传授冬瓜灯、圆灯等制作工艺,让更多的创业者过上红火的好日子。作者: 云 鹏,本文 来自《农家女》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