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电切术(慢性宫颈炎手术)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5 23:31:42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64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目的: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效果显著。方法: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治愈率为99%。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直接显著不影响整体,保持子宫颈功能和完整性优点,尤其在治疗宫颈管疾病中,一些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无法取代。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埃希菌及厌氧菌,其次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HPN感染等,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多,有时伴有血性分泌物,有异味,尿多,尿急,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严重者致不孕,也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重度颗粒型或乳突型)39例。宫颈息肉25例,宫颈肥大8例,宫颈黏膜炎22例,宫颈纳氏腺囊肿1例,治愈率为98%。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年龄30~50岁,均无生育要求。术前常规做宫腔镜检查宫颈刮片或液基细胞学检查排除恶变,急性妇科炎性反应除外,白带常规检查无滴虫,霉菌及淋菌感染,凝血系列检查正常,治疗时间在月经干净后3~10 d,86例在1年内曾行局部物理治疗,100%均采用过药物治疗,均疗效不佳。
1.2 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奥林巴斯镜鞘为8 cm持续灌流宫腔镜,电切功率80~100 W,电凝功率50~60 W,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膨宫腔。压力为13~15 kPa,流速200~300 ml/min。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内诊确定子宫的位置,取截石位,用碘伏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同时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麻醉妥当后扩张宫颈至9 mm,置宫腔镜详细检查宫颈病变位置、大小、形态、数目等,然后决定手术方式及范围,对宫颈糜烂和宫颈黏膜炎位置偏宫颈外口者,采用宫颈锥切术,用环形电极,以宫颈外口为中心,自病变部位上缘向宫颈阴道段300°呈放射性切割,按顺时针方向依次锥切宫颈管组织,可深入宫颈管组织1~2.5 cm,切除宫颈表面病变深度至基底层。对宫颈内局部增生者且较硬者,需多次少量切割,深度至硬结基底部为主。单纯宫颈息肉只需行息肉电切术,并切除基底部少量组织。对于宫颈黏膜炎增生广泛或宫颈肥大者、CIN Ⅰ~Ⅱ级行宫颈管环切术,范围在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切除深度至基底层,电切后均用电凝止血,手术时间3~6 min,出血平均10 ml,切除组织均送病理检。术后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 d,禁盆浴3周及性生活2个月,观察阴道分泌物情况。
1.3 疗效判断:治愈:宫颈炎性增生均消失,宫颈光滑并恢复正常大小;有效:宫颈炎性增生物基本消失,糜烂面改善,宫颈肥大减轻,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术后观察3 d均出院,3周及3个月、1年均于门诊复查,病理诊断: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出院时均无不适,体温正常,18例出院时有少量淡红色分泌物,未做特殊处理。术后3周复查,半数患者在术后10 d左右出现阴道水样排液较多,伴少量流血,观察后未做处理,3周后逐渐消失。1例有轻微腹痛,腰痛及下腹坠痛,超声检查盆腔无异常情况,追问有同房史,考虑逆行感染,静脉给药抗生素治疗3 d。症状减轻,1周后症状基本减轻。2例在术后2周时出现似月经的阴道流血检查后为宫颈创口结痂出血,在止血治疗的同时,予以宫颈管填塞压迫止血,连续填塞3~4次后均逐渐消失。术后3个月99例宫颈鳞状上皮覆盖率为100%,宫颈黏膜正常,宫颈大小恢复正常。其中1例宫颈外口6点处有一约直径0.5 cm凸起,无接触性出血,宫颈刮片未见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灼治疗,2个月后复查宫颈完全恢复正常。1年后1例月经未按期来潮,并出现轻微腹痛,下坠,检查后发现宫颈外口粘连,电切切开粘连部,粘连厚度约2 mm,予以宫颈管放置引流碘伏纱条3 d,3个月后复查一切正常。其余99例均外观宫颈光滑,大小正常。100例宫颈刮片均未见上皮内瘤变。
3 讨论
  宫颈良性病变,如宫颈息肉,糜烂,纳氏囊肿,我们传统多采用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或EEP刀治疗,由于器械性能的限制,治疗范围均较浅表,尤其对宫颈息肉样增生或纳氏囊肿,由于位置较深,肉眼管查不到,常达不到根治。宫腔镜可深入宫颈管,在强冷光的照明下,可检视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环形电极可深入病变部位,并有效电凝止血,不致于盲目切除更多的组织,减少不必要的出血,操作性强[1-3]。在操作的过程中并有以下体会:①初学者,可做单纯的息肉切除;②对病变组织较硬、局部增生显著者,可反复多次切割,彻底切除病灶,切割与止血同时进行;③应正确掌握电切的深度,范围,防止切割过深,若伤及血管,则立即停止操作,情况紧急时,须中转开腹,故在宫颈管3、9点处不宜电切过深,以防损伤子宫血管;④电切范围控制在宫颈内、外口之间,防止损伤宫颈功能;⑤若电凝块过大时,需再次电切该电凝块,以防止结痂过大,脱落时出血过多。宫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微创手术,代替了以往宫颈有些病变开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直接,不影响整体,保持子宫完整性及宫颈功能,患者受益匪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苏应宽.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9.
[2] 傅杰科,钟 玲,况明英.宫腔镜电切宫颈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7(4):212.
[3] 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