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惊厥患儿。结果:引起新生儿惊厥病因依次是缺血缺氧性脑病(HIE)24例(40.0%)、代谢性疾病18例(30.0%)、颅内出血(ICH)11例(18.3%),三者总共53例(88.3%)。惊厥类型为微小型发作33例(55.0%),强直型发作15例(25.0%),阵挛型发作9例(15.0%),肌阵挛型发作3例(5.0%)。初次发作惊厥日龄<1 d 14例,2~3 d 21例,4~7 d 9例,7~14 d 9例,14~28 d 7例,出生后3 d以内发作惊厥共35例(58.3%),1周内惊厥发作共44例(73.3%)。结论:新生儿惊厥发病原因主要为HIE、代谢性疾病、ICH,惊厥类型以微小型发作最常见,发作时间主要是1周以内。尽早确定惊厥病因,积极对症治疗,可以防止惊厥导致的脑损伤。
关键词:惊厥;新生儿;脑损伤;颅内出血
惊厥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所引起,可以引起新生儿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所以只要发现惊厥必须积极寻找发病原因,及时对症治疗是防止脑损伤的关键[1]。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惊厥患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儿中男37例,女23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23例,过期产儿3例;体重小于2.5 kg的31例,2.5~4.0 kg的26例,大于4.0 kg的3例。围生期情况:产钳助产、剖宫产、胎头吸引、臀位产等异常分娩的有35例,宫内窘迫的有14例,有窒息史的21例;1 min Apgar评分小于3分的有12例,4~7分的有17例;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有9例。不洁断脐史3例,糖尿病2例。
1.2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常规处理以维持其正常的呼吸通气功能。具体措施有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维持血糖及血压,并补充足够能量。止痉治疗及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首选苯巴比妥钠进行止痉,首次剂量10~20 mg/kg,最大剂量为30 mg/kg,12 h以后5 mg/(kg·d)进行维持,连续使用3~5 d,必要时行水合氯醛或安定灌肠[2]。HIE患儿须行综合治疗措施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使用神经细胞代谢激活剂治疗;对于ICH患儿应使用止血药;有低血钙者应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2 ml/kg,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频繁发作者6~8 h后再注射一次;有低镁血症者在止痉的同时使用25%的硫酸镁0.2 ml/kg静脉推注;有低血糖者应静脉注入25%的葡萄糖2~4 ml/kg,速度控制在1 ml/min,以后滴入10%的葡萄糖,速度为3~5 ml/(kg·h),以维持血糖平衡。对于感染性疾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合用止惊药物。对于有黄疸的患儿要配合白蛋白、光照、换血等方法。本组60例患儿入院24 h以内止痉38例(63.3%),24~72 h内止痉19例(58.3%),大于72 h止痉2例(3.3%),由于惊厥不止病情危重而死亡及放弃治疗者1例(1.7%)。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组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采用SPSS 13.0运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引起新生儿惊厥病因依次是缺血缺氧性脑病(HIE)24例(40.0%)、代谢性疾病18例(30.0%)、颅内出血(ICH)11例(18.3%),三者总共53例(88.3%)。这三者病因与其他病因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惊厥发病原因主要为HIE、代谢性疾病、ICH。
2.2 新生儿惊厥类型:惊厥类型为微小型发作33例(55.0%),强直型发作15例(25.0%),阵挛型发作9例(15.0%),肌阵挛型发作3例(5.0%)。微小型发作与其他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类型以微小型发作最常见。
2.3 新生儿惊厥发作时间:初次发作惊厥日龄<1 d 14例,2~3 d 21例,4~7 d 9例,7~14 d 9例,14~28 d 7例,出生后3 d以内发作惊厥共35例(58.3%),1周内惊厥发作共44例(73.3%)。出生后3 d与1周内惊厥发作例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时间主要是1周以内。
3 讨论
新生儿惊厥是胎儿出生后常见的神经综合征。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新生儿惊厥。新生儿重度惊厥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大多留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惊厥已经成为儿童脑发育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率为:足月儿为0.15%~0.35%,早产儿为1%~13%[3]。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极其复杂。如ICH、HIE、代谢性疾病(包括高钠、低钠、低钙、低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先天性代谢疾病(包括亮氨酸依赖性低血糖、半乳糖血症、高甘氨酸症、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Vit B6依赖症、家族性痴呆症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败血症、破伤风感染等)、先天性感染(包括风疹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先天梅毒、肠道病毒感染等)、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包括结节性硬化症、脑积水、巨脑畸形、脑血管畸形等)、其他疾病(药物戒断、药物中毒、良性家族性惊厥等)。有时新生儿惊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女ICH可以合并低钠、低钙血症、低血糖,HIE可同时有中毒性脑疾病、脑膜炎、低血糖,在治疗处理时应加以重视[4]。从本组数据可以看出引起新生儿惊厥病因依次是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代谢性疾病、颅内出血。
新生儿惊厥时的临床表现往往不显著,难以发现。新生儿惊厥的类型分为:阵挛型、微小型、肌阵挛型和强直型四种,每一种类型可以单独出现或者几种类型同时出现。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是微小型,其临床表现为眼部反常运动(阵发性凝视、斜视、眨眼、眼球震颤),口颊舌反常运动(面部肌肉抽搐、咀嚼、吐舌、吸吮、打哈欠等),肢体反常运动(上肢击鼓、划船、游泳样动作,下肢踏步、踩单车样动作)或者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呼吸和(或)心率异常波动、血压升高、呼吸暂停、交替性面部苍白或红润等。因为这些反常运动是由皮层下中枢神经控制的,所以脑电图常没有相应改变[5]。由于微小型惊厥症状轻微常常被漏诊,所以对于早期新生儿要密切观察。本组患儿微小型发作33例(55.0%),强直型发作15例(25.0%),阵挛型发作9例(15.0%),肌阵挛型发作3例(5.0%),惊厥类型以微小型发作最常见。新生儿惊厥发作时间以1周内最常见,本组患者中初次惊厥发作出生后3 d以内最常见。出生后3 d以内发作惊厥共35例(58.3%),1周内惊厥发作共44例(73.3%)。主要是因ICH及HIE导致,患儿大多有产时或产前窒息史,宫内窘迫症、围生期异常分娩、母亲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出生后1周以内特别是3 d以内发作的惊厥应重视ICH和HIE的诊断和治疗。为了降低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要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处理母婴并发症。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倡导产科与儿科相结合以及新法复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重视新生儿监护和护理,防止感染,预防低血糖、低血钙的产生。
新生儿惊厥在新生儿期很常见.病因复杂多样,所以新生儿惊厥要及时查找病因,对症处理比单纯止痉效果更佳,惊厥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所以要在及时处理原发病的同时行止痉治疗,尽可能减少惊厥发作的时间及次数[6]。首选苯巴比妥钠,其疗效快,而且可以保护脑神经,减轻脑水肿,降低脑代谢率,除去氧自由基,阻止神经细胞膜电位去极化,预防脑损伤,对足月儿及早产儿效果均比较明显。
通过对新生儿惊厥病因、时间和惊厥临床类型的分析,有助于观察病情变化,应重视孕产期的预防保健,积极诊治母婴并发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避免吸引及产钳助产,熟练新生儿复苏技术。对于有异常病史的新生儿要重视预防惊厥的发作,监测水电解质,防止患儿低钙、低镁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并发症的发生。建立新生儿窒息重症监护室,一旦惊厥发作要采取对症治疗及止痉处理,尽量降低患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田建华.新生儿惊厥6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9,44(11):53.
[2] Bassan H,Bental Y,Shany E,et al seizures:dilemmas in workup and management[J].Pediatr Neurol,2008,38(6):415.
[3] 刘 静.低血糖高危新生儿的临床及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5):108.
[4] Volpe ogy of the newborn[M].5th elphia:Saunders,2008:172.
[5] 岳少杰.新生儿惊厥[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06.
[6] 邓 曼,任榕娜.新生儿惊厥诊断的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8):279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