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痰瘀”辨证论治心律失常,并区分标本虚实及气血脏腑的病变;从气阴亏虚、心肾阳虚、肝郁气结、心脾阳虚、痰气阻肺致痰瘀阻滞分别论述,并举典型病例2例。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痰瘀 心悸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心悸”、“惊悸”、“怔忡”等范畴,临床表现为自觉心搏异常,忐忑不安,神情紧张,心跳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终止,症状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常伴胸闷咽堵,头晕乏力,心烦等症,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阵痛、气短,甚则汗出、肢冷,严重者出现晕厥或猝死,可有疾、数、缓、迟、促、结、代等异常脉象[1]。心电图可见频发、偶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房颤等。
致病因素
气血亏虚是心律失常发病的根本原因。《内经》中形象地记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袭,内侵于心;或七情损伤心脉;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碍气机而发病;或病后虚损,气血阴阳不足等。属本虚标实之证,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所养而生心悸;标实为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心血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心悸。病本在心,关乎五脏,其证候常因人而异,一般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辨证以虚实为纲。
痰浊、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顽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产物。痰浊、瘀血既可相互转化,又可相互为病。痰浊既成,留而不去,阻滞气机,气之升降出入不畅则血流滞缓,留而成瘀;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运血无力则留而成瘀。《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医宗金鉴》云:“(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证治汇补·惊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惊悸之所以肇端也。” 《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景岳全书·痰饮》云:“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既成痰涎。”可见瘀血可以转化为痰浊,瘀有坚结之性,痰禀胶着之质,无论何者为先,终成痰瘀互结之势。
因虚致瘀生痰是心悸发病的根本,痰瘀互结是心律失常发病的重要原因,在 治疗 上要虚实兼顾,分清主次,灵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从痰瘀辨证时既要区分标本虚实、气血脏腑的病变,又要贯彻痰瘀并治的原则,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攻不伤正,补不滞邪,以收到痰化瘀祛,气血调畅,五脏安和,病则安缓之效。
气阴亏虚,痰瘀内阻 不少心律失常病情顽固,乃痰瘀阻滞之结果,其病机多兼见气阴两虚,心阴心气不足,心脉运行失调,心脉不通,心神失养而悸动不已。临床症见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头晕目眩,遇劳加剧,舌质暗红,舌苔中间薄腻,舌尖无苔或薄苔,脉细结代无力。治以豁痰化瘀,益气养阴。益气养阴之法从本而治,旨在提高脏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故与活血化瘀法有殊途同归之妙。
心肾阳虚,痰瘀内停 《素问·逆调论篇》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则聚津成痰,致痰浊壅塞,心脉闭阻。病位在心,病本在肾,元阳衰惫,心阳不振,命门火衰,温运推动无力,血行迟滞,气虚痰瘀,水实邪丛生为其主要病机。临床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动则加剧,畏寒肢冷,小便短少,肢体浮肿,面色青紫,舌胖质黯,脉细数无力或结代。治以温阳化痰蠲饮,活血宣畅复脉。
肝郁气结,痰瘀阻心 肝主疏泄,性喜调达,一有怫郁,则变证丛生;心主血脉,以通为顺,心血之运行有赖肝气之疏泄功能协调。《证治汇补》云:“有郁悒之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心神不宁,脉必沉结或弦者是也。”《景岳全书》云:“惟情志之郁,则如弦紧,沉涩迟细短数之类皆能为之。”《圣济总录·肝脏门》云:“夫肝受邪,则令气血不通。”《薛氏医案》又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与心之间存在着母病及子的关系,肝失疏泄,气血逆乱,心气失和,心脉失畅,而生心病;或肝郁化火,灼津凝痰,痰火扰心,壅遏气血,心脉阻滞,脉道不通,心君为之不宁,母令子虚,则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临床症见:心悸胸闷,头晕昏蒙,抑郁寡欢,两胁肋痛,心烦急燥易怒,女子月经失调,经期乳房胀痛,口苦口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结代或数,患者的发病与情志状态相关,治以疏肝化痰,祛瘀安神。
心脾阳虚,痰瘀心脉 脾胃虚弱,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而致气血瘀滞,阻于心脉致心悸不安,心律失常;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津液不化,聚津成痰,结于胸宇,致心脉不畅,心动悸不已。临床症见:心悸气短,腹胀纳少,舌胖质黯,苔白,脉细数或结代。治以健脾化痰,通脉复律。
痰气阻肺,瘀阻心脉 心主血,肺主气,肺有助心行血之功。肺气郁滞,病久势深,津液不归正化而成痰浊水饮与血瘀,痰浊蕴肺,不能治理调节心血循行,血行不利,瘀阻心脉。症见心悸胸闷,胸脘痞满,气短喘促,痰多肢重,怕风易汗,唇、舌、甲床紫绀,舌苔薄腻或浊腻,脉滑细不调。治以化痰顺气,活血通脉。
典型病例
病例一:夏×,女,34岁,心悸阵作半年余。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曾用西药 治疗 好转后又多次发作,症见心悸乏力,劳累后加剧,胸闷不适,心烦懒言,神倦纳少,夜寐不安。二便可,舌质暗红,苔薄腻,脉细结。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率。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4083次/24小时。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亏虚,痰瘀内阻。治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处方: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0g,炙甘草9g,茯苓15g,半夏10g,菖蒲15g,栝楼15g,丹参15g,当归15g,红花6g。每日1剂,同时口服心律平150mg/次,3次/日。用药14剂后,临床症状减轻,复诊时心律平改为50mg/次,3次/日,续药14剂。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早546次/24小时。三诊,心悸明显减轻,加用生晒参10g/天,以加强补益之力。后此方服用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早搏控制在250次/24小时左右。
病例二:李××,男,56岁,反复胸闷心悸2月余。症见心悸不安,腰膝酸软,胸闷口干,畏寒,劳则加剧,纳差,夜寐不安,二便尚调,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细结代。查体:神志清,两肺呼吸音清,心率61次/分,闻及早搏5~6次/分,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房性早搏、室性早搏5870次/24小时,多发于凌晨1~8时,中医诊断:心悸,心肾阳虚,痰瘀内停。处方:生熟地各20g,淡附片10g,桂枝10g,干姜10g,炙麻黄10g,当归20g,党参15g,桃仁10g,红花6g,茯苓15g,白术15g,参三七9g,7剂后复诊:症情缓解,心悸减轻,胸闷不明显,心率65次/分,闻及早搏3次/分,继续上方加减,用药2个月后,心悸逐渐减轻,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房早、室早控制在300次/24小时左右。
结 语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西药治疗有较好疗效,但长期服用西药出现疗效减弱,或限于毒副作用而不能坚持服药者,也不在少数。运用中医 理论 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即可掌握心悸发生 发展 规律 ,认清病变深浅,悉知病情轻重,看透疾病转归,如心悸涉气、涉血病浅,伤阴者病深,阴伤及阳者病重,阳衰欲脱者病危。中医中药从气血阴阳及五脏的根本变化而治,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终末事件的发生率,取得较好疗效。
【 参考 文献 】
1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第二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