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什么(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19:20:57 归属于艺术论文 本文已影响54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木牛流马是千年未解的历史之谜,它给了人们无尽的猜想,甚至有的人怀疑它的存在;他通过对木牛法的研究,从诸葛亮做木牛的目的出发,通过改进两轮车,制作出了木牛;实现了可克服栈道的特殊路况的运输机械;又通过对流马法的合理解释、合理推断,制作出了省力的运输工具--流马。

关键词:

主题:
  公元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利用木牛流马运粮,通过了古人为之感叹的栈道,把粮食运到前线与魏国交战;这些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有详尽记载。《三国志》中还特别讲述了木牛的形制和流马的尺寸,给后人复制木牛流马提供了依据。
  但由于许多原因木牛流马的复制至今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我研究多年,终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展示给大家。
  解木牛流马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一、木牛流马是因功能而定型:它是在栈道上由人操纵的运输机械,它的制作要以它的功能为主,诸葛亮的本意是做个能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机械。二、因功能而定性:它是一个省力机械,诸葛亮是为了解决前线用粮的问题,才发明了适合在栈道上运输的木牛流马,它应有机械的优势,要比普通的运输工具省力。三、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它们的制作不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工作,应有几十人或上百人,技术难点不高,这样才能大量生产完成军队运粮的需要。四、它的应用技术也不难:作为大批量被使用的机械,操纵的人应一学就会,这样才能被大多数人使用,来完成军队运输粮食的任务。
一、木牛
(一)、从木牛法看木牛
  《三国志、武侯传》记载木牛的形制为:"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里有木牛作用效率的描述,更主要的是对木牛形态的描述。
  从《武侯传》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木牛的形态并不是与耕牛一模一样,木牛只是意义上的牛,说是牛是因为它具有耕牛的某些特征,和耕牛一样有运输粮食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与耕牛有许多差异,如"方腹、曲头、一脚四足、横领......"等,这些都是与耕牛不同的地方。这个机械被叫做木牛了,它的部件只能以牛身上的名称来命,这些特殊构件应有特殊作用。
  《武侯传》中记载的木牛的形态是直观的,仿佛一个人站在那指着木牛说:"曲者为头、双者为脚、横者为领......"。它的每个构件站在旁边的人一眼就能看到,仿佛给我们一个侧面图。
  《武侯传》中说:"木牛者:方腹曲头",很明确地说明了腹与头的形状,腹是方形的,用来装粮食的箱子,这是定论。头是曲形的;,至少应有一个曲面的特点。
  "一脚四足"。耕牛有四条腿,很明显木牛要比耕牛多一个着地的脚,它明显区别于其他四足,有脚的形状。
  "头入领中",领:颈、脖子,耕牛的领前连牛头领后连牛体,木牛的体没有别的,只有方腹,领只能在方腹的前上部,后面说"横者为领"说明是横向连接。"头入领中"说明木牛的头没有在领的前面,它在领里。
  "舌著于腹",木牛的形态是直观的,舌应一眼就能被看到,"舌著于腹"说明舌在腹上,腹的前上部是领,领里有头,舌只能在领下面的腹上。后面又说"垂者牛舌",说明舌在那垂着。由《三国演义》得知舌是一种止动装置,一搬动牛舌木牛就不动了,那么这个垂着的牛舌会不会在向上翘起时,就产生止动的效果?值得思考。
  "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说明木牛只有运输量大,一个人操纵几个"群行"时才能用得上,否则不值得。也可以看出"群行者二十里"是经过测量的。而"特行者数十里"就是估计的数值了,可能没有测量过只是估计,也可能因路况的不同无法计算。木牛的群行有很大的难度,栈道不宽不能并排几个,只能前后几个,且不说后面的木牛靠什么方式获得动力,单就木牛间的距离就很难保持;它们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绝不能一会远一会近,它们做相同的运动 ,走相同的距离,一动全动,一停全停。
  下面说"双者为脚",岂不与前面所说的"一脚四足"相矛盾吗?这也只能理解为两个有脚特点的构件是连在一起的。
  又说"转者牛足",说明足是能转动的,它是木牛法中唯一说明能转动的结构,可能是木牛的运动结构。牛足应在木牛的两侧,每侧两足,继分前后两足,共四足。
  "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曲者为牛肋",可以看出牛背是被什么东西覆盖,由于运粮的需要,它应是防雨设施。腹是方形可以装粮的箱子。"曲肋"?耕牛的肋是由背部的脊柱至胸腹,保护内脏器官的曲形骨头。木牛的肋也应是自背而出,位于腹侧的曲形装置。
  "刻者牛齿":齿的位置应接近于舌,舌的上面是领,领里有头,齿只能在舌的下面了,应有齿型。
  "立者为牛角":它一定在头上,是立着的角,它也应有它的作用。
  "细者牛鞅":牛鞅:是牛拉车时架在脖子上木质的,增加受力面积,防止牛领受伤的装置。这里用"细",又该怎样理解呢?牛鞅上系的是套,套是用绳子做的,木牛是否直接拉套,木牛是否没有用木质鞅的必要?这根经过牛脖子的套,是否被叫做牛鞅了?
  "摄者牛鞦轴":摄:拿、取。牛鞦:是放在牛后,牛倒车时靠臀部的作用力,使车后退的装置。"摄者牛秋轴",说明伸手就能拿到的轴就是牛鞦轴。它应在牛的后面靠臀的位置,是一根可转动的轴。
  "牛仰双辕":说明木牛在站立时是仰着的,它的前部要比后部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木牛动起来又是怎样的呢?可以设想它的前部下落,站时仰着,走时下落,一步一站他就会一落一起;这样的形态让人想到杠杆,它是一个省力机械,应用杠杆原理是很正常的。"双辕"说明牛体两侧有两根相当于辕的构件。
  "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当时的尺要比现在的小些,每尺约为24.1cm,六尺约为145cm,木牛要走四步。耕牛的最高速度是它奔跑时的速度,两只前腿迈出,着地往回扒,身体前进,后腿前迈,后腿所迈的是重复前腿的距离,也就是迈前腿、迈后腿两步耕牛才能完成整体前进的运动。而木牛前进145厘米也可看做迈前腿两步、迈后腿两步即四步前行的距离,而迈前腿和迈后腿每步应走72.5cm,这样木牛的效率才是 最高的。
  "载一岁粮":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的郭清华主任,明确指出木牛的载重是大米600斤。
"日行二十里":说明木牛一天能走二十里,这个速度是很慢的,一个正常成年人步行每小时的路程是10-12里,二十里只是一个人两小时的路程。
  "人不大劳":说明木牛是需要人操纵的,他只是一个省力的运输机械,并不是自动机械。
  这是我对木牛法的理解,但制作木牛还要从诸葛亮的目的出发。
  诸葛亮制作木牛的目的是通过车辆难以通行的栈道。栈道上为什么车通不过去呢?是因为栈道的路太陡,非常曲折,有台阶;这是栈道区别其它道路的地方。而栈道上的很多路段是可以通过车辆的,那么要解决栈道上运输粮食的最佳方案是,保持优点,改进缺点,做一辆车,使其能克服栈道的陡、曲折、台阶,能在栈道上通过,往前线运输粮食的难题也就解决了。
  据史料记载,当时普遍应用的是两轮车,就先用两轮车改进吧!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陡坡一个人推不上去怎么办?两轮车本身是一根以轴为支点的杠杆,当人们按、抬车辕时,车体就会象跷跷板一样上下运动,操作的人并不费力。人们按抬车辕时,运用怎样的装置,才能使车继续前进呢?答案是:在车体的正上方再装个轴,轴上装两根木杠,人在前面按下辕时,体上的轴就会把木杠往前拖,而抬起辕时,木杠就会支地,使车像撑船一样往前行。如此往复车就持续前进了。有了运动方式,需要解决的其它问题就是:一,上坡时,人在前面按、抬辕,车子要站住,每走一步后都要站住,不能后退,下坡时要有刹车。二,尽可能的省力,三,能上、下台阶。四,适合木质的榫卯工艺。
  几经研究,多次改进,终于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把车弄得已经不像车了,因为有些像牛,就把它叫木牛吧!因为他叫木牛了,所以用牛身上的或牛车上的名称来命名。如图: (如图1和图2)。

注: 1角, 2头, 3舌, 4齿, 5肋, 6前足轮, 7脚, 8牛鞦轴, 9后足, 10辕
手柄, 11后腹, 12前腹, 13后足轴, 14体轴, 15背, 16前足, 17辕,
18领,19前足轮轴,20鞦轴孔。
  轮为辁,辁内有釭,轴上有锏,其间有瓦。自《考工记》。
(二)、我的木牛
  木牛是一种运输机械,它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杠杆省力原理,使以木牛牛体为杠杆,以足轴体轴为支点,在相互改变支点的情况下,实现了省力的前进运动。加上头,脚,齿,肋辕等特殊构件,组成了一个能适合山路运输的运输机械。
  各部件的设计原因
  11、12腹:是牛体的前后两部分,中间相距四十厘米,制作成前后两个箱子,大小相同,与14体轴、13后足轴的连线成对称,目的是使牛体不论以足轴、还是以体轴为支点都能成为一个等臂杠杆;前后腹可各装粮300斤大米,又形成等量,这样以足轴、体轴为支点,以牛体为杠杆产生了平衡,使这个杠杆的上下运动非常省力。
  18领:是体前由腹上榳而出的部分,其目的是便于头的安装,同时也增加了体--杠杆的长度。
  2头:是角的载体,安装在领中,其目的是把来自角的力分散到领前与领后,并且便于安装操纵手柄--角。
  1角:是按下牛体时的操纵手柄;他又增加了体的长度,使操作的人更省力。它上翘60度,是为了增加操作的高度,方便人向下用力。
  6前足--轮:是为了保持车的功能,使这部机械有最高的效率。为了上下台阶时能在台阶上站住,采用40厘米的小轮,制作成辁,方便加工。
  9后足:是两根装在体上部中心轴上的木杆,目的是在人按下牛角,两后足被向前拖动一步后,人拉起牛齿时,两后足支地,使木牛像撑船一样向前前进一步。
  7脚:是木牛的刹车装置,其长方形是为了增加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它前面的翘头是为了躲避木牛前进时脚前面的障碍物。脚孔、前足孔距体轴孔为30厘米,目的是使来自牛体的重力,均匀分配在脚与前足,使脚与地面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保证前足轮不动。
  3舌:是木牛的辅助装置。在一个人推不上去的上坡路,人用按下牛角,拉起牛齿的方式使木牛继续前进时,后足支地会发生打滑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在腹前达拉着的舌。人们通过它 拉动后足,使后足贴紧地面,防止后足打滑,保证木牛前进。把舌抬起向上,可使木牛寸步难行,起到锁的作用。这是为了满足《三国演义》中对木牛舌的作用的描述而制作。
  4齿:是木牛的限落装置。当人按下牛角,牛体前部下落超过水平时,前部会自然下落,为保证下落的幅度,防止做无用功,在腹下榳上安装两根朝下的木杠(齿),他会在木牛体前部下落到规定角度后着地,支持牛腹不再下落。两齿连接,构成了拉起牛体的操纵杆,因为木牛是榫卯工艺,头、领都不能承受抬力,容易拔榫。同时它还增加了体的长度,使人拉起牛体更省力。
  5肋:是木牛的助力装置。当人按下牛角,牛体前部下落低于水平后,前部会自然下落,下落的过程是加速度的。为了保证齿的安全,在牛背与辕前端之间安装一个弓(肋),牛体前部自然下落,使肋受力弯曲,把下落的势能储存起来,减缓牛体下落的速度,保证了牛齿的安全。在人拉起牛体时,释放能量,助人一臂之力。
  8牛鞦轴:是锁定牛体,防止牛体上下活动的装置。当人推行时,手把双辕,牛体需与辕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证推行,鞦轴通过辕把牛体连在一起,使牛体不能单独活动,保证推行。
  17辕:是脚与前足的载体,是原有车辕的改进。为了使牛体能够单独活动,与体通过体轴连接。辕上装有脚、前足,并通过脚连杆、前足轮轴、体轴的连接,把他们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架,保证运输。
(三)、我的木牛符合木牛法
  1角:为了增加杠杆的长度和操作时的高度,斜插在头上,当"牛仰双辕"时它就是立角了。
  2头:是角的载体,为了便于角的安装和方便加工,便用一段圆木,劈成两半,成为两个头;即"曲头"。
  18领: 是2头的载体,不但增加了杠杆的长度,还把来自头的作用力分散至领前与领后,使其牢固耐用。这就是"横领"与"头入领中"。
  3舌:是一种制动装置,因其要产生锁的效果,上面被削为斜面,以至成为舌的形状。不用时是垂着的,用时抬起。这就是"垂者牛舌"。抬它能拉紧后足贴紧地面,保证了木牛前进。便于人们操作,把它安装在腹的前面,即"舌著于腹"。
  4齿:是木牛体下落时的的限落支杆,防止牛腹过度下落,避免了牛腹上升时的无用功,因其在舌下形状似颗巨齿, 下落时刻着地面,被叫做"刻者牛齿"
  5肋:是缓冲牛体惯性和助力的装置,它能储藏前腹下落时的势能,保证了前腹的安全,在牛腹被拉起时,势能转化为动能,助人一臂之力。因其在腹侧,又有曲形的特点,被称作"曲肋"。
  7脚:是木牛的刹车装置,人在推木牛上陡坡推不动时,人在前按下1牛角,拉起4牛齿使牛前行,脚使木牛的前足每走一步都能被支住不动,防止后退,下坡时脚拖地又起到刹车的作用,保障了运输的安全。为了使脚加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做成了长方形,因其在向前前进时会遇到障碍物,为了躲避障碍物,前部有向上的斜坡和翘头,即形似脚型。为增加其牢固性和与辕、足的整体性,把左右两个连在一起,即"双者为脚"。
  8鞦轴:是一根木轴,当他被插上时,木牛的11后腹、9后足被固定,使人们想推动木牛时抬起10辕手柄,把11后腹、9后足一并抬起,脚也随着离地,此时的木牛便成为一辆可以推行的两轮车,增加了劳动效率。因其在牛后的臀部,是一根通过旋转锁定的轴,并且推车的人伸手就能拿到,被叫做"摄者牛鞦轴"
  9后足可绕轴转,16前足为了减少磨擦和适合长途运输装有两轮(6前足轮),即"转者牛足"。人用手拉下1牛角,下按时,13后足轴带动9后足向前拉动,由重力作用后足被拖着向前前进73cm,当人们拉起4牛齿时,13后足便支掌着地面使牛只能前进,这时16前足及7脚前进73cm,往复两次,木牛前进146cm,也就是迈前足两步、迈后足两步,即"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13后足轴位与牛体上部中点,脚与前足中间的轴--14体轴位于牛体下部中点,使以牛体为杠杆的运动,不论以13后足轴为支点,还是以14体轴为支点,对于牛体前后的腹来说都是平衡的。头、领、脚、和齿又增加了杠杆的长度,使按下1牛角,拉起4牛齿的每次运动都是省力的。再加上肋的助力,"人不大劳"是可想而知了。
  11、12腹:是方形的箱子,容积为0.153m3,前后两腹,共装粮600斤,即三国时期的"一岁粮"。此形状方便了加工,也实现了装粮的功能,即"方者牛腹"。其上有盖,可防日晒雨林并防止运输中粮食撒落。这便产生了"覆者牛背"。
  17辕:是16前足、7脚、5肋、8鞦轴和推牛手柄(10辕手柄)的载体,是原有车辕的改版。"牛仰双辕"正是拉起牛齿后对木牛的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
(四)、木牛群行
  把两个木牛车前后用绳连接,为了产生最好的作用效果,连接后牛齿的绳经前牛背、前牛领系在前牛的牛齿上,这两根拉后牛齿的绳便是牛鞅,这样的牛鞅确实挺细,即"细者牛鞅"。人在前下按牛角,前牛走后足,后牛在绳拉力下抬起木牛前腹走前足,人再拉起牛齿时,前牛走前足,后牛又在绳的拉力下前腹下落走后足,如此往复,木牛交替前行,形成了群行。但他失去了推行的功能,速度很慢,即"群行二十里",独行时,在平路、缓坡、下坡都可以推行,只有在上陡坡、上下台阶时再以按下牛角、拉起牛齿的方式使牛继续前进,提高了速度,即"特行数十里"。
  总之,这头木牛把单一推行的运动方式改变成推行,与按、拉相结合,解决了坡度大时一个人推不动的难题。并因杠杆平衡、杠杆省力原理的应用,使运行非常省力。它具备了车的功能,又有省力的效果。使上、下台阶、群行、灵活转弯得以实现,符合木牛法的形态与功能的要求,解释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木牛,佐证了历史,彰显了古人智慧。
二、流马
(一)、流马尺寸
  《三国志、武侯传》中记载制流马的尺寸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大小与前同。前脚孔,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村七分,大小与前同。后载刻去后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前杠等。后载刻去后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后一寸五分,后杠与前杠等。从上杠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从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像。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杆,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根据以上数据归整如下:
  前轴 粗二寸 孔分墨去头四寸 前脚孔去前轴孔四寸五分
  后轴 粗二寸 孔分墨去头四寸 后脚孔去后轴孔三寸五分
  前脚 料宽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长二寸 孔宽一寸
  后脚 料宽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长二寸 孔宽一寸
  前杠 料宽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长二寸 孔宽一寸
  后杠 料宽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长二寸 孔宽一寸
  上杠 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 孔长一寸五分 孔宽七分
  下杠 一尺三寸 孔长一寸五分 孔宽七分
(二)解流马尺寸数
  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
解:肋长三尺五寸,宽是三寸,厚二寸二分,左面与右面的相同。可以看出,流马的肋至少有两个,分为左、右。
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
解:前轴上的轴孔分墨距轴头四寸,轴径粗二寸。这句话说了两个构件,前轴,和一个往轴上安装带有轴孔的构件。(分墨;是木匠用墨笔在加工件上画的标志线)
  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从这句话里面看不出前脚孔的长度,但后面说脚宽二寸,以木匠加工的经验可推出,脚孔长二寸。
解;前脚孔分墨间距二寸,距前轴孔四寸五分,前脚孔宽一寸。这句话让人一看就会觉得前脚孔是在装轴的、带有轴孔的构件上;我经过多次试验行不通,把它打在轴上,在轴装上带有轴孔的构件后,前脚孔距前轴孔同样也是四寸五分。
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
解:前杠孔距前脚孔分墨线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宽一寸。前面脚孔去轴孔时我把脚孔打在了轴上,同样前杠孔应在脚上。

  前轴、脚、杠孔的关系如图3。

注: 1前轴,粗二寸;2前轴孔分墨,至轴头四寸,安装时轴孔贴紧轴孔分墨; 3前杠孔,长二寸、宽一寸;4前脚,宽二寸、厚一寸五分; 5前脚孔,长二寸、宽一寸,5至2四寸五分。
  后轴、脚、杠孔的关系与前轴、脚、杠孔的关系一样,只不过"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如图4。

注: 1后轴,粗二寸; 2后轴孔分墨,至轴头四寸,安装时轴孔贴紧轴孔分墨;3后杠孔,长二寸、宽一寸; 4后脚,宽二寸、厚一寸五分; 5后脚孔,长二寸、宽一寸,5至2三寸五分。
   前面有一句话"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是说明前杠与后轴孔的关系。就前轴、脚、杠与后轴、脚、杠而言,他们以然是前后并列关系,后轴孔里装的是后轴,这样后轴去前杠分墨也应是一尺五寸,而后轴应与前杠在同一水平面上。
  后载刻去后杠孔四寸五分。(在这我不敢说后载刻是什么,做完流马才知道它是杠与脚之间的支棍)
  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前杠等。
解:前杠的长度是一尺八寸,宽是二寸,厚是一寸五分,后杠与前杠一样。
  板方囊两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受米二槲三斗。
解:用木板制作成的两个方箱子,木板厚八分,箱子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可装大米米二槲三斗。
  把前、后杠装入前、后脚上的杠孔中,再把两个箱子放在前杠与后杠上,看上杠和下杠;可以看出下杠最低是在后杠的箱子上,而 "从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说明下杠的上面一尺三寸是上杠,但是上、下杠已于任何构件联系不上了。"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说明上、下杠孔长为一寸五分,正好是脚的厚度。向上延长脚使前脚与上杠连接,后脚与下杠连接。此时形成了两个分别以前轴、后轴为支点的杠杆。按动上下杠可以使前后脚运动,为了保证前脚运动时带动后脚运动、后脚运动时带动前脚运动,用上了两根脚杆图5中的13. 5,为了保证上杠的牢固与耐用用上了第三根脚杆图5中的12。这样得出了流马的侧面图;如图5。


注:1上杠,2前箱,3前杠,4前脚,5、12、13脚杆,6前轴,7下杠,8后箱,9后杠,10后脚,11后轴。
11后轴距3前杠孔一尺五寸;1上杠距7下杠一尺三寸;5、12、13脚杆长二尺二寸,宽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2、8箱高一尺六寸五分,宽一尺六寸,13脚杆、5脚杆与前脚和后脚软连接,使前后产生协调运动;12脚杆作为上杠的加固与支撑。
此时的脚虽然能动,但它只不过是两根不算粗的木棍,很难保证长途运输,必须在脚下装轮,以提高效率。但是此机械用轮后在上坡时会后退,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刹车。在脚后安装一根木棍,让它一端连接在脚上,另一端在地上拖着,当脚迈出去时拖在地上的那端会支地,一步一刹,有良好的刹车作用,它的形态更接近脚。
  再看"上杠孔去肋下七寸,肋长三尺五寸"。可以发现在上杠下七寸往上反三尺五寸没有任何构件,"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只能理解为上杠下七寸是安装肋的构件的下面。这时想到带有轴孔的构件,它可以是一块大木板,下面打轴孔,上面取上杠下七寸的位置安装肋。把肋的下端安装在脚踩的轴上,让它储存流马迈前脚时马体下落的势能,在流马迈后腿时助人一臂之力。(从木牛的肋可以看出,流马的肋也是弓。)但是肋怎样安装在与其相连的构件上?这就用到了靬,每根肋需两块,每块上有两个能穿过细绳的孔,成为肋与其连接构件的中介物。
根据研究实践,用木质材料,以榫卯工艺制作出流马,如图6。

注:1上杠,2前箱,3前杠,4前脚,6前轴,7下杠,8后箱,9后杠,10后脚,11后轴,12支脚杆,13后脚轮,14后脚轮轴,15前脚轮,16前脚轮轴,17肋下,18体,19肋。
  1上杠、7下杠,长三尺,宽二寸,厚二寸;2前箱、8后箱,长二尺七寸,宽一尺六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壁厚八分;3前杠、9后杠,长一尺八寸,宽二寸,厚一寸五分;6前轴、11后轴,长三尺七寸,轴径二寸;4前脚、13后脚,宽二寸,厚一寸五分;13后脚轮、15前脚轮,直径一尺六寸五分,后脚轮厚二寸,前脚轮厚四寸;16前脚轮轴,粗四寸,长四尺七寸;14后脚轮轴,粗二寸,长五尺三寸。1上杠距7下杠一尺三寸(两脚直立时),1上杠距17肋下七寸(两脚站立时),11后脚轴距4前脚一尺五寸(两脚站立时),18体高三尺、宽二尺七寸,厚二寸五分,体间距二尺九寸;16前脚轴距6前轴二尺一寸四分,16前脚轴距1上杠四尺五寸五分,14后脚轴距11后轴一尺六寸七分,14后脚轴距7下杠三尺五分。19肋长三尺五寸,宽三寸;轮应为辁,辁内有釭,轴上有锏,其间有瓦。以上尺寸均是《三国志》记载,非现代尺寸。(靬:是肋、支脚杆与马体连接的介质结构,应用了他的耐折、耐磨的特性;长四寸,宽四寸三分,上面有两个小孔)
  脚杆连接在后杠的榫头上即"同杠耳"而"载克"只不过是后杠的支撑罢了。
  此时看这个机械,其矮粗体态象一只大象,即"形制如象"。虽然如此,前面已经有木牛了后者就应称它为马,它在工作时按上下杠,前后箱上下浮动,形如流水,故作流马。我想这是它"形制如象"和被叫作流马的原因
  把流马制作成功后才发现流马尺寸的设计非常合理;如:前脚孔分墨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这一寸的差距使本身宽度二寸的前脚和后脚在同一平面上的重叠部分只有一寸,再加上没有重叠的一边儿一寸,总宽三寸,这个宽度正好可使脚装上脚杆;(两根脚杆的宽度是二寸八分),两根脚杆中间留有二分的间隙,这样两根脚杆在运动时才不能相互摩擦。又如: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这样使以前、后轴为支点的杠杆有了各自的运动空间,又使运动得到限制;即按上杠的运动从前脚轮挨着后脚轮轴开始,至轴上的脚相碰为止;按下杠的运动从轴上的脚相碰后开始,至前脚轮挨着后脚轮轴结束;产生了相互制约的效果。同时,前后轴的水平差距使前后两个杠杆的阻力臂与动力臂之比相同,使按上、下杠的力也相同。

(三)、流马的特点
  当人们按上杠时流马走前脚,按下杠时流马走后脚,把整体运动变成了部分运动实现了省力。当按上杠时,前部载重行走结构会以前轴为支点旋转,使前脚前迈带动前地轮前进;此时作为连接结构的脚杆会把来自上杠的力传至后脚上,使后脚向后支出,前后共同完成迈前脚的运动。按下杠时后部载重行走结构会以后轴为支点转动,使后脚前迈带动后轮前进,而作为连接结构的脚杆把来自下杠的力转变为向前的支力,使前部载重行走结构作按上杠的反向运动,使前后脚靠拢,前后共同完成迈后脚的动作。这样产生了协调运动。运动中以前、后轴为支点的杠杆的动力臂都大于阻力臂,它是省力的;两个箱子及其中粮食的重力,还有肋对马体下落储存势能转换的助动力,使操纵起来非常省力。
  它是轮行的,在平路、缓坡路、下破路都可以推行,只有陡坡路、上下台阶时以按上下杠的形式使马继续前行,是效率很高的运输工具。
  流马的前脚踩的是独轮,后脚踩的是 两轮,保证了流马的稳定,转弯时人又可以上抬后杠,使后轮离地,流马便成了独轮车,更适合转弯。尺寸符合流马法,达到了载重300斤、操纵简单、灵活的目的,而且符合了传说--流马按一下走一步和三轮车是诸葛亮发明的。
  
  我通过改车,让车适合栈道的陡、曲折、台阶,制作出了木牛,通过对流马尺寸数的理解,制作出了省力运输工具--流马,真是歪打正着,破解了这个历史之谜。可以证明木牛
  
  
流马的存在,彰显诸葛亮的智慧,佐证历史。但我的流马有些尺寸与《三国志》记载的尺寸数稍有出入,在此指出希望业内人士进一步考究。
1, 肋厚二寸二分,实际应用二分二。
2, 从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其中的八孔,在我的流马上只可以确定四孔。
我个人认为印刷中出现了错误,其正确的是:厚二分二、入口同。
  在木牛流马的复制过程中,每每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向陕西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郭清华请教,他都不厌其烦,百忙中还能给予详尽解释,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艺术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