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儒道德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9 16:48:00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26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儒道德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思想。其中,儒道两家的德育思想可以称之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联盟http://的精髓,二者互为补充,为中国现代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灵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性程度的逐渐加深,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带来强烈冲击,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倾斜。因此,通过对儒道哲学体系中道德思想内容的挖掘和整理,并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可以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儒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一直把道德修养教育和修身教育放在核心位置,在不断实践探索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德修养学说。中国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德育在先、修身为本、君子人格、孔颜乐处、有教无类和师道尊严几个方面。
  德育在先。德育在先的教育原则,在中国儒家伦理学中表现为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都要坚持德育为先。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也就是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思想观念才能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国家的治理需要从德育教育和政令刑法两个角度来实施,但是,道德教化与刑法相比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也是切实达到治理国家目的的一个最有效的路径,正如孟子《尽心上》所言:“为政以德”、“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理论体系中的修身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学识和先验道德学说的基础上的,《礼记·大学》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一切都要从修身开始,通过道德教化和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以淳化社会风气,只有从修身教育出发,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
  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是指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完美人格的人,也就是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君子的关键是要有仁爱之心。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人们没有君子人格之风范,则会造成小人当道,社会也就不存在任何文明了。
  孔颜乐处。孔子对学生颜回赞扬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乐处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也是安贫乐道的代名词,这也是存理去欲所得到的精神享受,认为快乐本身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道德价值观激励人们去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道德情感和精神享受,淡化物欲概念,这也是对人格理想教育的最高诠释。
  有教无类和师道尊严。有教无类是指人不分贵贱等级,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对传统教育思想革新的最高阐发,从而为人人接受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师道尊严是指从尊师开始重视教育,提倡尊敬教师也是现代道德教育体制中所必须倡导的重要内容。
  
  道家德育思想的内容
  
  绝圣弃智。“绝圣弃智”是老子提出的,他从自然朴素的人性论出发,把自然本身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也就是人从认识自然中崇尚道德认识,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反对一切违背自然之道,认为只有通过对道德品质知识的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行为,并强调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说绝圣弃智是一种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独立自由。道家强调“弱其志”,强化个体本性的自由发展,强调摆脱内外部的一切约束,成为一个“独异于人”的人,伦理道德不需强加于人,而是倡导人的自觉遵守,以彰显人的自然本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老子对独立自由的一种张扬。
  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指要按照自然的规律,遵守自然规律来实施行动,这也是道家的道德学说的核心部分。“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也充分说明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正所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应把人的道德行为贯彻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理念之中。
  
  儒道德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强调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产生倾斜,从而造成人们的价值取向片面发展。我国的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社会性,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儒家的德育思想注重培养有道德的人,倡导通过道德教育以达到人格的完善,个性的自由与独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在当前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弱化和缺位,道德意识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教育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符合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
  加强德育教育的内省观。儒家德育思想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坚持德育为先、修身为本的教育原则,以培养人们能够达到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内省”应当说是儒家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是指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实现内心自省的目标,塑造良好的品德最终达到“齐贤”。相对于儒家德育思想中的这一内省观,我国现阶段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他律教育,而忽略了自主教育,而缺少了受教育者的内省,这样就难以达到塑造个人品德的目标。因此,从儒家德育教育的内省观出发,培养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处理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相长,以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和完善自我。
  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性认识和判断能力。当今社会的教育体系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表现在过度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因此,应挖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从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解放出来。道家倡导的“绝圣弃智”让人们自觉用道德来约束自身行为,教人懂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道家德育思想强调对于道德的认识应当是一种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方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当使大学生理性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成为一种他律性和强制性的外在规范,让大学生在具备较强理性选择能力的前提下,自觉接受并履行某种道德规范。
  重视道德情感,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中知行脱节现象已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过于强调道义的讲授,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家肯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注重人的自然情感,而不是用社会伦理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这一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要从道德情感的角度出发,把一种外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倡导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职责,培养爱憎分明,以彰显道德的生命力。道德情感教育同其他教育手段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知行的统一,充分发挥道德情感教育的特殊功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尚情操和品格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过于注重“个体社会化”的思维逻辑,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只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承担者,这无形当中抹杀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压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趋同现象严重。这就需要借助道家德育思想中的“体道”、“循道”、“依道”价值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之成为具有独立人格之人。
  强调道德主体知、情、意、行论文联盟http://的全面发展和外显的道德实践。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内在的观念的培养。道家的德育思想强调道德主体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外显的道德实践,因此,可以借鉴道家的思想,运用情感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把大学生的思想引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结语
  
  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处于一种复杂环境和局面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近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论文联盟http://教育也处于一种复杂环境和局面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近代中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造成了现代文化的断层,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被打破,现代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一种“破旧,但未立新”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了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态,道德个性整体上显得浮躁。儒道两家的道德思想,对实现现代道德文化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挖掘和整理儒、道两家的道德学说,对于消除高校德育工作盲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其道德判断能力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