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持续扩招,导致学校教学和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广东海洋大学要进行农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就要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的先进经验,加强教学上的师生互动,教研结合,社会实践,技能培训,而非简单的照搬模式。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一、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
(1)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专业课设置太细、太深,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农学专业本科需求人才类型不是“专门人才”而是“知识面宽,有一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基层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纯专业型人才,而是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形势。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校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还是以20世纪80年代内容为蓝本,缺乏对农业新知识的系统引入,与现代农科可持续发展道路严重脱节。农学专业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强是农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素,现有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现有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主体评价指标,亦难客观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强弱。
(3)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调查发现,学校教师即使对课程体系某些方面存在异议,也会将想法搁置,很少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差,所有内容都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缺乏师生互动。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意识,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或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学生也将所学所想反馈给教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效果。
二、我校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农学类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应大力实施综合化教学,开设大量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要求理、工、文等各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比例。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强调少而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前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主讲教师还应不定时邀请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科研活动,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针对性的地挖掘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2)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农学类专业教育应重视实用的学问和知识,强调实践和技能教育,培養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实践性应成为我校农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的重要特点。学校应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和生产基地,学生是实习农场的主体,农场的主要工作是由学生实习完成的。多举办实践活动,实习的地点可以在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厂、研究所、农业管理部门甚至国外的有关单位。农学专业知识学习与农业应用相结合,才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改革时期,我校农学类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校的农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这个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需要管理者和师生不断的共同努力。
作者:甄珍等
参考文献:
[1]张 帆.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2]柳晓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