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学龄教育问题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各方面配合,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二元格局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农民外出务
工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员逐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在父母身边一同到城市务工地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这些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和对待社会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儿童较大的差异,已成为我国在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产生而出现的新名词,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沦落为城市里的“二等公民”。流动儿童也是近些年在大中城市中不断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中国社会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他们大多是因为跟随父母打工进入城市,同时也是游离于城市的主流生活之外,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接受教育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理问题易发生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虽然同城市居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里,却由于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几乎处在隔绝的状态。流动儿童,大多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跟其父母基本相似。流动儿童虽身处城市,却完全享受不了城市的生活待遇。城市生活的富足、现代与农村生活的贫乏、落后在流动儿童的眼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不理睬,极易使流动儿童在早期就埋下不平衡的反社会心理。
(二)家庭学习环境差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稳定的居所,大多居住在简陋的租金较低的偏远或房屋比较简陋的地方。因而,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很差,很少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及专门的学习课桌。
流动儿童的父母做生意的较多,工作比较忙碌,留在家中做家务的时间较少,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很小就承担起了家中的事务。并且出现很多前店后屋的情况,流动儿童总是被喊来店里打杂,与城市儿童相比,极大地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也容易使孩子缺失玩耍的天性。
(三)接受学校教育情况不平等
流动儿童都是未满18周岁的学龄儿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与城市儿童不同的待遇。首先,入学机会不均等,由于城市中学校班级的人数限制,由农村转入城市的儿童大多出现没有班级接收的现象或可能留级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大量的超龄学童,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大于同班同学的普遍年龄。其次,虽然目前大多城市中已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许多城市家长认为农民工的孩子顽劣、差等生等偏见,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使流动儿童并不能享受到跟城市儿童一样的学习待遇。再次,现在的教育面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余,城市的家长还把孩子送去上学科辅导班和艺术特长班,这相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家庭却大多负担不起。最后,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收费项目纷繁众多,乱收费现象严重。根据调查资料,流动儿童平均每年比所在城市当地学生多交856.4元(最多的多交27020元),其中,借读费平均多交603.3元(最多的为1000元)、赞助费平均多交213.9元(最多的为20000元)、管理费平均多交39.2元(最多的为1300元)。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jenkins和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测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亲戚关系较少,因此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不多,而父母又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因此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对这些儿童关注的缺失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但流动儿童的增加却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转入城市后,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子女生活在城市由于与当地孩子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也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因此,使得流动儿童进入学校后,很难和同学相处,并可能由此产生一些异常行为。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学习的问题。“两为主”政策强调以流入地为主,而当地学校的变相收费使流动儿童父母微薄的工资难以承受。
(二)家长缺乏对孩子及时、正确的教育
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一般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小,并且收入比较低又比较累的工作。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学习,并且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父母中,只有26%的父母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57.2%的父母有时检查子女的作业,16.8%的父母从不检查子女的作业。
(三)同辈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与城市儿童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同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交往的重要群体,与同学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各种知识技能。slaughter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比受拒绝的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不太受同学的欢迎,相对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较少。特别是流动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交往中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三、改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层面保护
我国政府需要建构一个全面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来保证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例如,制定流动儿童教育法,明令禁止学校的乱收费项目,并推出一些有利于该群体入学的优惠政策,给予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一些特殊优待,评选培养流动儿童优秀单位等。还应该向条件较差的家庭和接收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学校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
(二)倡导社会关注、关怀流动儿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流动儿童有更好地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结交朋友、提升自信心、促进精神健康,并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爱应该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些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并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理想。教师还要用更多的爱来关怀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爱。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并建立家长联系薄等形式了解流动儿童的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的父母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在适龄阶段得到最好的成长教育。
(三)改善农民工自身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使其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大多属于知识较少的阶层,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因此,应当成立专门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育儿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作为儿童的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经常交往的对象,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多与儿童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指导,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信任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了把孩子教育好,还应该多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使孩子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愉快地度过童年时光。
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他们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学校的正确培养、家庭浓浓的亲情、以及全社会都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浓厚氛围,定能筑成流动儿童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拥军,严俊俊.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讨——全纳教育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2、赵俊峰,史冰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马多秀.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生活方式的质性研究[j].教育研究,2009(10).
4、陆继霞,叶敬忠.我国农村地区同辈群体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