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涉农资金供给侧改革助力“三农”绿富美发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18 17:47:16 归属于农业论文 本文已影响36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为解决传统粗放管理模式下涉农资金存在的“跑、冒、滴、漏”等现象,实现涉农资金精准投放,宁海县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涉农资金整合改革,探索构建“资金统筹、程序规范、产业明确、区域突出、绩效优先”的三农涉农资金管理新模式。2015年,宁海成功整合财政、农林、水利等24个部门64项近4.8亿元涉农资金,使各涉农部门从“各唱各的调,各炒各的菜”向“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菜”转变,在规范涉农资金、提升资金效益、助推“三农”绿富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改革得到了夏宝龙书记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在2016年“甬派”组织的“最受百姓点赞‘得意之笔’”评选活动荣获第一名。

  把住“方向性”,提升统筹整合

  一是以平台抓聚合。打破传统涉农资金的部门界限,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设立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三大协调平台,分别由县水利局、县农办、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集中管理涉农资金。同时,探索建立“3+2+T”涉农资金项目管理库。“3”即“农田水利建设类”“新农村建设类”“农业产业化类”三大重点方向;“2”即三门湾现代农业园区、渔业园区两个重点综合性示范园区;“T”即兼顾乡镇(街道)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通过乡镇(街道)竞争性申报,促使涉农资金集中、择优投向重点项目。统一聚合的平台不仅有效改变了涉农资金“资出多门、多头管理”现象,而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涉农资金叠加规模效应。二是以规划引投入。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提前谋划每年县级农业规划,确定年度涉农资金使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按照“3+2+T”的整合方向,出台2016年度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工作方案,部署了农村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12个类别的69个项目,涉及县级涉农资金预算安排5.2亿元。同时,在不改变上级涉农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向的前提下,安排中央及省、市各类扶持资金统筹到“八线八区”重点环境整治区域,并率先在人口集中、基础良好、班子团结、潜力较大的行政村,以及主导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园区开展示范工程建设。三是以共享促互动。以横向打通部门信息渠道,纵向贯通乡镇(街道)基本情况为目标,将分散在不同单位的涉农资金、项目等信息数据,通过三大管理平台以及信息化电子平台及时汇集、分析、挖掘,逐步实现涉农信息从“分散低效”向“智能互动”转变,真正打通信息数据互通堡垒。

  扣住“规范化”,提标制度体系

  一是坚持流程规范。创新推行“三合两分”项目管理模式。“三合”,即联合发布项目指南、联合联评择优立项、联合开展项目验收,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结算效率。“两分”,即分口申报项目、分口实施项目,使每一个项目都在竞争中选出,每一个项目都在监管中施工。同时,配套出台了项目公开公示、项目库管理、评审、资金拨付管理、验收管理、绩效管理等6项细化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将以往单纯的“审批制”改为入库“备案制”,涉农项目由部门做主申报转向由施工单位自主申报、乡镇初审、部门复审、重点联合评审,进而较好地杜绝了涉农项目“找路子、扯袖子、批条子”等现象,真正做到以制度堵漏洞,以制度选项目,以制度管干部。二是坚持动态监管。结合涉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各平台及各单位内设机构调整、人员配置更新,及时完善改革推进主体、条件、步骤、时限等事项,进一步衔接贯通改革日常运行链条,明晰具体操作进度条,严格内部监督管理刻度条,推动管理责任追究由“软”变“硬”、由“虚”变“实”。三是坚持项目公开。在运营“3+2+T”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以涉农资金整合网络平台为支撑,试水“网络化公开申报+受理”全覆盖,形成“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打通、纵向横向联动”的公开申报模式。为保障评审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还邀请监察、审计、“两代表一委员”、同类业主代表等参与评审,分类推进委托部门评审、委托中介评审等做法,杜绝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寻租问题。同时,强化各平台对项目从申报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涉农项目始终在“阳光下”运作。


  抓住“效益度”,提档绩效管理

  一是发挥项目竞优的“示范效应”。我们认识到之前的涉农项目存在成效不明显、亮点不突出等诸多痼疾,为此把典型案例的谋划作为涉农资金整合改革的“新样板”和“助推器”。在项目立项上坚决摒弃平衡主义、平均主义,坚持用数据证明、凭绩效说话,从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方面把好第一道关口,努力做优质项目、树示范样板、出特色典型。今年将着力打造“古韵新景、温泉风情”“十里生态沟”等6个典型案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在农村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通过对涉农项目的包装,充分放大财政资金投入导向效应,引导农民、企业、金融等多元社会资本的集中投入,让宁海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以今年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为例,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400余万元,将覆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3家、示范型家庭农场20家,帮扶低收入农户300户。按照往年测算,可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7000万元,相当于1元财政投入撬动5元社会资本。三是充分发挥绩效测评的“倒逼效应”。为进一步扩大涉农项目绩效评价覆盖面,创新实施财政、审计、监察等多方联动的“全程监控+闭环监测”的绩效测评机制,将资金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群众较为关注的涉农资金项目,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对项目进行全方位评价,不仅评价项目投入、管理、产出等情况,更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等。同时,积极探索第三方绩效评价机制,提前设定涉农资金绩效目标,待预算年度结束后,采取自评、抽评、重点评等方法,评估涉农整合资金的使用成效,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涉农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近两年,通过对涉农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和审计监察,宁海县取消了一批多头管理、内容与项目不符项目的预算安排,及时收回了一批未按规使用的涉农资金,累计涉及资金6000多万元,切实提高了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改革,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必行、必须之举。改革没有回头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今后,宁海县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资源要素,持续推进、精心推进,确保这项改革取得更大更实的成效。

  作者:杨勇 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 2016年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农业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