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T小学英语教学改进策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1:08:11 归属于英语论文 本文已影响25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PRT是一种教学理念,提倡玩中学(Learningbyplaying),读中学(Learningbyreading),思中学(Learningbythinking)。在基于PRT理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英语教学活动在班额较大的班级难以实施,家长的亲子教育参与程度影响学生成绩等问题。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采用行动研究法解剖PRT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并反思改进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采用滚动式能力分组的方式进行PRT教学。在课堂之外,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基于PRT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任务。

  关键词:行动研究;PRT;小学英语;改进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PRT是一种教学理念,提倡玩中学(Learningbyplaying),读中学(Learningbyreading),思中学(Learningbythinking)。这一理念强调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注重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在宏观上较为符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和树童国际语言教育研究院开展合作,联合各地中小学,邀请国内外一流的语言学、教育学专家组建团队,共同推出中小学英语学科发展国际化共建平台PRT项目。此后,这个项目被一些中小学校引进英语课堂,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笔者所在的C校也是受益者之一。笔者作为该校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深度贯彻落实PRT理念却遇到一些问题。一是笔者在实施相关教学活动中稍感疲惫,因此反思自己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是否存在问题?二是学生在完成课外任务时,家长的亲子配合程度不一,这是否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此外,笔者基于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时发现,当前关于PRT的研究多是探讨这一教学理念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然状态及其重要性判断,缺乏对这一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然分析。因此,本研究以C校作为个案来进行研究,基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解剖PRT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并反思改进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这一研究方法是指“情境的参与者基于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讲求实际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1],其要义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行动研究法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社会问题研究,50年代开始在教育研究领域广泛应用,80年代初传到我国,现已逐步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2]具体而言,教育行动研究则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务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于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3]。随着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运用与检验,教育行动研究愈来愈强调教育实践工作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以协同攻关、共同研究的方式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通过教育行动研究识别并反思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根据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的要义设计如下的研究步骤:

  (一)寻找问题

  笔者在贯彻落实PRT理念的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在验证个人的教学问题是否是一个“真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了访谈研究法,并以非结构性访谈为主要方式。“这种访谈形式没有固定的访谈提纲,研究者仅提出一个主题,鼓励受访者围绕采访者所提出的访谈主题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4]一般而言,课堂参与者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和学习者,他们对于课程实施的过程及其效果有最直观的感受。囿于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忌惮,本研究认为,将笔者所教授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具有客观真实性。因此,笔者首先控制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这一影响因素,然后尝试从亲子交流的角度切入,通过笔者与家长的日常沟通真实了解学生反馈给家长的英语学习态度以及家长的日常教育信息。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所选择的访谈对象主要分为两类群体:由于笔者在C校二年级的六个班级中承担英语教学任务,所以,本研究访谈对象中的一类群体是这些班级中部分学生的家长;另一类群体是笔者所在的小学英语教研组的同事。1.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家长访谈记录家长的访谈形式以线上沟通及个别面谈为主。具体的访谈内容则围绕“家长在PRT教学课堂之外如何有意识地配合教师任务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一主题来展开。以下是部分有代表性的访谈记录:(1)A学生背景: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敏捷,上课总是能跟上教师的节奏,能积极举手发言,在班级里动手能力很强,能够帮助同学,是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好帮手。A学生家长:您好!听孩子说学校最近有英语节达人秀的活动。今天回家之后,孩子非常积极地学了首英语歌,我还帮她配了动作。我把她刚刚排练了几遍之后的视频发给您看一下!孩子这个劲头很难得,希望您有时间给孩子一点指导和鼓励,谢谢您!(2)B学生背景:守规矩、安静听话的女生,性格比较内敛,家教很好,懂礼貌。课堂上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但是当她用渴望的眼神看着笔者,却不敢举起手的时候,笔者会注意到她。当笔者点她回答问题时,她大部分时候能够都回答得很好。B学生家长:抱歉,上周您布置的要指读英语课文的作业没有完成。因为我跟她爸爸这周都不在家里,爷爷奶奶不会贴文本,我和她爸爸回来了一定补上。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我家孩子平时很喜欢看绘本并听绘本故事,我对她的课外阅读要求是以兴趣为主,没有提特别高的要求。但是请问孩子的文本阅读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掌握了呢?有的单词她不会读,也不是每一个单次她都理解。我不太能掌握这个度,您能跟我解释一下吗?(3)C学生背景:笔者在班级群的作业栏里反复提醒多遍要贴每个单元的课文文本,以方便学生回家复习和预习。开学两个月后,在跟这名学生的家长联系之前,笔者已经单独提醒学生回去贴文本不少于三次。他偶尔会忘带书,平时上课表现不太好,上课爱讲小话,课堂参与度低。笔者:C学生家长您好!这学期我要求学生贴文本,方便他们预习和复习,这样也能更全面地认识单词,了解句子。这周预计结束第三单元的学习,请问他这几个单元的文本都没有贴是什么原因呢?平时的作业都完成了吗?C学生家长:哦,抱歉!他回家没有说要贴文本,我下午打印出来帮他贴上,谢谢老师提醒!2.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师访谈记录本研究对教师的访谈部分主要采用集体访谈的形式。具有代表性的访谈记录如下:(1)A教师:由于低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所以对于PRT理论的实施,我感觉游戏是一个很好学习方式。比如“Makeatrain”“Simonsays”“Highandlowvoice”等都是比较适合的游戏形式。游戏也的确能够给课堂增添不少的趣味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三年级的班额较大,如果想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一节课的时间只够开展一个游戏。所以,有时候教学目标就不能很好地达成。此外,由于我校的英语课属于校本课程,课时量也有限,教师需要在完成课时任务和提高课堂效率之间权衡。(2)B教师:那我具体地谈谈“Learningbyreading”这一个部分的教学感受吧。现在重视学生教育的家长会通过各种平台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例如购买绘本、线上辅导、外教上课等。所以,每个学校的自然班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水平是不一致的。这对于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英语水平不一,课堂参与度的区别也很大,甚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的学生已经会背课文了,没跟上的学生只能跟着音频勉强开口。所以我在自己的班内,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观察,选出了优秀的学生作为班级英语课代表。除了日常的收发作业之外,每节课预备铃之后的课前十分钟,每个班的英语课代表要领读学过的单词和课文,并要求其他学生指读,一遍又一遍地熟悉学过的内容,让尖子生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除此之外,课堂上每一篇课文我都通过看视频,听音频,看分段图片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用学过的单词句型表达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碎片化地处理大段的文章,这样他们整体听读内容的时候就会感觉难度大大地降低了。(3)C教师: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本身就是很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语料丰富,每个单元不少于三个故事,并配有相应的图片、视频、文本等便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好已有资源。我个人认为“Learningbythinking”可以发生在预习、课堂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图片并围绕单元话题描述图片内容,这种方式在实际课堂中效果很好。不少学生通过在家提前预习或者即兴的方式就能说出比原本的文本里更多更丰富的句子,再通过个人呈现、小组PK等形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在课堂上这个铺垫的过程就是“Learningbythinking”的过程。

  (二)厘清问题

  在家长访谈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家长谈谈对于“玩中学,读中学,思中学”的看法,并了解他们在实际的亲子教育过程中做到了上述的哪些方面。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位家长中的前两位家长虽没有直接谈到PRT理念本身,但是在其陈述亲子教育的过程中却有所表现。具体而言,A学生家长一方面配合教师布置的课外任务,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运用PRT理念中的游戏环节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增添乐趣,并有意识地将学生本身的兴趣与英语学习进行融合。B学生家长在亲子教育过程中有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英语思维的意识,并主动向教师或课外培训机构寻求帮助。C学生家长所代表的个案比较极端,家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既不配合也无任何亲子教育的意识。笔者发现,A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成绩优异;B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好,词汇量较多,成绩优异稳定;而C学生各科表现平平,甚至在控制力、反应力等各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由此可以看出,以上三种不同的亲子教育方式是造成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有所差别的文化环境因素。在教师的访谈部分,A教师一方面肯定了PRT理念中的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她也提出了与笔者同样的困惑,即班额的大小对基于PRT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换言之,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实施活动的难度较大,掌控课堂秩序的要求较高。而对于学生而言,学生体验到的游戏形式大于知识内容本身。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行为就会背离PRT教学理念的本质意蕴。B教师在谈PRT理念的读中学环节时,肯定了其丰富阅读材料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她认识到班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水平不一致。这一点给笔者的启发是,在班额固定的前提条件下(笔者所教授班级均为45人),实施PRT教学可以尝试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A教师提出的问题。C教师谈到教师应具备教材研读的素养,即在所有的课程资源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教材资源的重要性,进行激发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并且将其贯穿在预习、复习的环节中,强调学生“有准备地思考”“反复地思考”,从而实现“创新性地思考”,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三)发展行动策略并付诸实践

  C校始终将“现代化、国际化、优质化、生态化、特色化”作为办学目标,坚持课程改革与教育理念创新,被教育部特批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PRT这一英语学科教学理念符合C校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办学目标,与C校自主构建的多元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自能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和“三三五自能发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融合。这样一来,C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既吸收了PRT理念,同时也突出了C校的校本特色。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主要采取了以下行动策略:一是在课堂上采用按学生能力滚动式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同能力组的学生以不同的进度完成相同的学业,同时对于各组内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对于同一种文本材料,教师可以要求能力较强组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举一反三,尝试造出更多类似的句子。而对于能力较差组的学生,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材料中的内容,夯实基础。当然,这种能力分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以滚动分组的形式,即基础差的学生后来学习能力提升了,同样可以编入能力较高的一组。一方面,滚动式分组的形式蕴含了激励机制,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激发其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之一。另一方面,能力分组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落实了C校个性化教学的理念。二是在课堂外让家长参与基于PRT理念的英语教学任务。一方面,教师要向家长阐明PRT理念,让家长知晓学生学业任务与这一理念培养目标的相关性。这样一来,家长才会更加有兴趣参与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教师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具体的课堂或课外活动,让家长真切感受到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即本研究基于行动研究针对基于PRT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改进策略为:一是家长的参与对基于PRT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教师应鼓励家长在课堂外积极参与与PRT教学任务相关的活动,包括社团活动、主题会演等。家长积极参与也体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家校合作基于爱泼斯坦(Epstein)所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念,他将家校合作定义为“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5]。作为相互交流的形式之一,家长积极参与基于PRT理念的课程教学对于形塑良好的家校关系大有裨益。二是基于PRT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课程实施环境要求。具体而言,在以PRT理念为指导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按照学生能力滚动式分组的教学形式来实施相关活动。按能力分组的教学形式起初由于有悖教育公平而广受诟病,现如今,美国的小学课堂又重新流行按能力分组进行教学。“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测机构(Nationalassessmentofeducationalprogress)的最新数据研究表明,在1998年至2009年间,小学四年级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分组的百分比从28%上升到71%;在1996年至2011年间,按数学能力分组的百分比从40%上升到61%。”[6]本研究认为,在按学生能力滚动式分组的教学过程中要防止“马太效应”的出现,即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更好,而英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反而更差。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研究至此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终结,也有可能是下一项研究的起点。笔者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体会到在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即时性、复杂性及情境性,这样的特性意味着教育研究永远不会停止。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在完善基于PRT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68.

  [2]荆雁凌.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八)———教育科研方法之教育行动研究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3):39-41.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

  [5]EPSTEINJL.School-family-communitypartnerships:caringforthechildrenweshare[J].Thephideltakappan,1995(9):701-712.

  [6]人民网.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美国小学能力分组再度盛行[EB/OL].

  作者:钱程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英语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