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1:08:36 归属于体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42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对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集中”训练模式、业余训练模式、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特色学校模式、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协会模式等几种,提出以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为主、社会体育培训机构为辅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奥运争光计划”的落实。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培训;马鞍山市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和战略重点,担负着为竞技体育储备优秀人才、为群众体育培养体育骨干的双重任务,是保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把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的竞技体育改革和工作方向的指引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开始走向以举国体制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发展道路。近年来,马鞍山市体育局以“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创建体育强市,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培养出孟苏平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和天津全运会上取得佳绩。这主要得益于马鞍山市狠抓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依靠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努力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数,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1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马鞍山市有1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3所县级业余体校、2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6个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设了皮划艇、击剑、摔跤、举重、射击等22个项目,常年系统参训运动员达2200余人。2013—2019年,向各项目省级运动队输送青少年后备人才59人,向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输送青少年运动员209人,考入各类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者500多人,夺得奥运金牌1枚,世锦赛金牌1枚、银牌6枚、铜牌1枚,全运会金牌1枚等佳绩。1.1“三集中”训练模式。马鞍山市体校(市级体育运动学校)采用的是“三集中”培养模式。这种训练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一些天赋较好的体育“苗子”,将食宿、生活、文化课学习和专项训练集中进行,准军事化管理。“三集中”训练模式是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最大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为巩固这一特色,2017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强调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络仍然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体育系统仍应将各级各类体校培养的青少年运动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力军。马鞍山市体校的“三集中”模式训练项目包括摔跤、举重、射击、柔道、皮划艇、赛艇、橄榄球、篮球(女子)、武术散打、武术套路等,参训运动员近500人,其中中专学籍300多人,初中学籍约200人。“三集中”培养模式的优势是便于管理,训练时间充足,场地器材设施有保障,因而学生的运动水平提高很快,向上输送比例高,参加省市比赛成绩好。教练员的职称、奖金分配和职务升迁等都与运动员输送和成绩挂钩,极大地促进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三集中”模式也存在主抓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马鞍山市体校至今没有文化课教师编制,只能聘请教师上课,导致学生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低,严重阻碍青少年运动员通过体育训练进入大学的道路。相比之下,上海市区级业余体校做得较好,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1],每天除2次训练课外,文化课学习与普通中小学的要求一样。这样,业余体校运动员中考时的文化课成绩与普通中学生相差不大,而在体育加试时会有较大的优势[2]。体校的“三集中”训练模式必须在训练的同时狠抓文化学习,不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升学,才能受到家长的支持。1.2业余训练模式。截至2019年底,我国各级各类体校共2188所,其中“一集中”业余体校有233所。“一集中”训练模式是我国最早的业余体育训练模式,青少年运动员在各普通中小学学习、在家住宿,只有训练时才集中在一起[3],训练时间集中在放学后、周末及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当前,“一集中”业余体校数量有所萎缩,但训练质量有较大提高。例如:新疆把12个地州市的业余体校教练员派到所在地区的小学、中学进行专业指导,弥补了学校专业教师的缺陷,为业余体校选材储备了人才。马鞍山市业余训练模式是: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在普通中小学,下午课后在体校进行1~2h训练。训练项目包括田径、乒乓球、游泳、跳水、体操、击剑、跆拳道、手球等,参训学生达800人。运动员文化学习受到的影响不大,能接受专业训练,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运动潜力较大或专项成绩优秀者被输送到“三集中”市体校,甚至省运动队,成绩不突出者在普通中小学继续学习参加中、高考。这种模式下训练时间不能保证,训练系统性有欠缺。1.3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特色学校模式。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是我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合作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马鞍山市体育特色学校既有高中又有初中,这些学校是因为某项目水平高、有传统,或是学校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等,通过申报达标后被认定的。目前,马鞍山市传统项目学校有国家级1所、省级13所、市级7所,包含的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参训人数约1000人。小众项目如跳水、体操、举重等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大多在15岁前,有的甚至是10岁左右,导致参训人数少。要解决此问题,必须统筹全市的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合理划分特长生名额,制订优秀运动员择校方案,让学生练得安心,让教练员教得精心,让家长送得放心,让学校收得称心,形成良好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说,现阶段传统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课余训练定位比较模糊,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但参赛数量少,训练经费和时间难以保证。1.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协会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国家体委鼓励民间社团组织涉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群众办体育的新尝试,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成为青少年体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目前,马鞍山市注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有46所,参加训练的人数达5000人。但只有部分体育俱乐部和协会承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如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参训人数300人。据不完全统计,未注册青少年俱乐部的参训学生达3000人,这些青少年的身体和技能水平如何,是否是优秀后备人才,都不得而知,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马鞍山市以传统的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努力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大力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依托全市近百所体育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重点发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体育项目,并放开运动员注册权,让俱乐部直接参加省级常规比赛。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市场化人才培养渠道,形成市队县办、市队校办、市县联办、社会合办的多元化开放型市场办运动队格局。目前,全市参加各项目训练的在校学生约2万人,在省体育局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年均增加400人,总数已达2000多人。马鞍山市将社会体育机构作为未来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夯实各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基础,鼓励部分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参与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目的是推动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利用各社会体育机构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培训市场较大,但缺乏地区性领军品牌,大的机构以直营+租赁+网点经营模式为主,小的机构基本以随机游击的形式进行经营,招生方式主要通过小广告、自媒体、人群扩散等方式。经过此次新冠疫情发现,体育培训机构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脆弱等问题。所以,应通过政府主导加强各机构联合和项目配置,采取市场模式和准市场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政府给予宏观政策和法规保障,采用放权、管理和扶持的方式促进市场机制参与其中。例如:针对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较好的项目,采取市场模式培育相关赛事和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对拳击、摔跤、击剑等普及程度一般的项目,现阶段还需政府实行差额预算,自收自支;市场基础较差但又是重点或新开发的项目,采用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形式培养后备人才。可以以“外包服务”的方式把青少年会员人数较多、教练员水平较高的社会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孵化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培养要求和规格,按照参训比例向其拨付训练经费,并提供向上输送和比赛的通道,使其对外降低收费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二是社会机构与学校合作,提倡“机构学技能,学校学文化,体育文化双不误”的培养模式,减少单一组织培养时学习与训练相矛盾的问题。比如,学习上海青训工作相关经验,建立类似上海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网络系统———“启蒙(三线)—半专业(二线)—专业(一线)—国家队”。其中,启蒙阶段训练由上海市宝山二少体校联合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共同培育,半专业阶段由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联合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培养,专业阶段的运动员进入上海市乒乓青年队,佼佼者通过选拔进入国家乒乓球队。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文化课学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体系,通过与杨泰实验学校、上大附中、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学生可以通过专项训练与文化课学习,最终拿到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三是政府机构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青少年体育示范组织争创活动,如“示范体育特色学校”等,为宣传社会体育组织的训练成果提供平台,进而招募更多有潜力的青少年加入训练。比如,杭州市陈经纶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体制内的“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培养出了罗雪娟、孙杨、叶诗文等奥运会冠军。杭州市形成以陈经纶体育学校为塔尖,杭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大关游泳健身中心2家训练单位为辅,全市所有游泳训练培训机构为塔基的游泳人才培训网络,并与浙江省体育职业学院和国家游泳队保持密切沟通。比如国家游泳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经纶体育学校就按照年龄、形态等要求从人数众多的三线后备人才库中进行选材和基础训练。因此,浙江省游泳项目以陈经纶体育运动学校为示范,衔接一线,带动各体育培训机构的游泳培训人数,培育了杭州社会体育培训市场,为这些机构获得相当的经济利益,同时为三级训练网络提供了坚实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四是建立选材、训练、竞赛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各级各类体校和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共通的注册、年检、训练、竞赛成绩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全市共享的青少年运动员信息数据库和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摸底调查,对马鞍山市参训队员分3个层次进行选材晋级和竞赛管理。第1个层次是专业队。对某一专项水平较高且有兴趣走职业竞技体育道路的运动员,投入更多时间和财力,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将其输送至省队、国家队。第2个层次是体教结合。对有一定专项水平且文化成绩优异、家长不同意走专业道路的学生运动员,在学校学文化课,在体校和社会体育培训机构提高竞技能力,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学习或高水平运动队继续训练。第3个层次是兴趣培养。对仅以锻炼身体、掌握一项技能为目的的学生,培养其兴趣,引导其参与普及类的比赛,为广泛选材打牢基础。通过以上3种培养途径全面掌握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信息,满足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培养需求,为学校、家长和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同时降低学生运动员的选材成本,夯实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不断创新,大胆探索,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对社会体育培训机构要严把审批关,督促教练员参加各类培训,持证上岗,科学训练。建立注册、奖励、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提高机构办训的积极性,推进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超.上海市“三集中体校”和“体教结合学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2]宋旭,游永豪,王强.我国“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的困惑与出路[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4):65-68.

  [3]彭玉娟.上海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8.67

  作者:陈明亚 单位:马鞍山市体育局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体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