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由于经历身体结构的巨大改变,体内应激状态和激素水平都处于重新调节状态,作为母亲的角色家庭迎接新成员,家庭关系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产妇需要同时适应身体及生活的转变,无形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引发不良心理反应,在产褥期持续的6周时间内,抑郁的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3倍,大多数产后抑郁产妇在产后6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并消失。然而仍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甚至发生自残、自杀行为,对产妇、新生儿健康及家庭关系造成损害,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产后抑郁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逐渐受到临床医疗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对350例初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拟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生产的初产妇350例,年龄21~45岁,平均(33.93±6.25)岁,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排除早产、难产、母婴分离、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围生期和产褥期间家庭变故等不良事件。教育程度:小学54例,初中84例,中专或高中103例,大专以上109例。自然分娩182例,剖宫产168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46例,妊娠糖尿病21例。
1.2方法
产前1个月常规检查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产妇进行评估,专人说明调查意义和量表填写方法,产妇自愿填写完成,当场回收,发放379份,回收有效量表350份,有效率92.35%,SAS≥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53为有抑郁症状。产后2~4周内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FACES)家庭版进行调查,两者均为自评量表,在专人说明调查意义和量表填写方法,产妇自愿填写完成,当场回收,分别发放35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EPDS包括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分数越高,产后抑郁症状越严重,EPDS得分≥10分为产后抑郁;FACES包括亲密度和适应性量项共30分条目,采用5级评分,分数越高,亲密度和适应性越高。收集产妇及家庭资料,包括年龄、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分娩方式、家庭收入、妊娠合并症、产前焦虑或抑郁情况、FACES评分、新生儿性别、新生儿评分、喂养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软件为SPSS16.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与产妇产后抑郁的关系
产后抑郁51例,发生率为14.57%。不同年龄、教育程度、新生儿评分、喂养情况、家庭收入及是否合并妊娠期合并症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教育程度高、新生儿情况差、非纯母乳喂养、家庭收入较差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抑郁。居住方式、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与产后抑郁发生无关(P>0.05),见表1。
2.2产前心理状态和产后家庭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产后抑郁产妇产前SAS、SDS评分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评分与正常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产前焦虑、产前抑郁、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年龄、教育程度、妊娠合并症、新生儿评分、喂养情况、家庭收入作为自变量,产后抑郁为因变量,结果教育程度、产前焦虑、产前抑郁、家庭适应性及新生儿评分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3讨论
产后抑郁是一种产褥期常见的精神紊乱症状,发生原因和机制复杂,存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扰动因素。国外报道,产后抑郁的平均发生率约为13%,而国内文献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跨度较大(1.1%~52.1%),平均发生率约为14.7%。本研究调查350例初产妇,结果显示产后2~4周内进行EPDS评价,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57%,略高于国外平均水平,与国内平均水平相似。钱耀荣等进行Meta分析发现,县级地区产后抑郁发生率最高,呈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趋势,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发病率较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生率较高,并认为与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事业投入较大及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有关。
产后抑郁产妇人口学特征分别呈现年轻、高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低的分布特点,年龄<30岁的产妇产后更易发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7.68%,此阶段产妇由于社会阅历、家庭积累及心理稳定度较为欠缺,面对复杂的人生转变时适应能力不足,尤其对母亲角色的认同不仅出于母性,更需要成熟的心理状态,而年轻母亲可能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由于此年龄段是传统较为集中的初次生育年龄,故应受到临床预防工作重视,加强产前妇婴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结果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承担社会责任的加重,主动选择晚婚晚育导致年龄>30岁的初产妇数量增加,伴随着年龄增加导致的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风险的增加,可能成为产后抑郁发生率增加的潜在人群,应加以预防重视。
产后抑郁产妇的分布特点为教育程度越高,产后抑郁发生率越高,与王正言等研究结果一致。教育程度往往直接影响个体知识认知水平和能力,在此却成为增加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的重要源头,由于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心理成熟度之间的不协调,在获取大量妊娠期及产褥期风险后并不能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同时高学历人群的个人意识更为明确,对自身的关注度增加,故更易受到由于新生儿出生带来家庭关注重心转移等影响产生心理落差感;以及处于对新生儿健康的顾虑和对成长发展的期待都会增加产妇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由此可见,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育程度虽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其影响效应仍基于心理适应性较差,故对产后抑郁的预防干预仍应重视心理疏导、引导和支持,将科学认知转化为强大的心理基础,提高产妇适应产褥期转变的能力。
产前的心理状态对产后心理有明确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产前焦虑和抑郁均为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认为产前焦虑或抑郁在产后延续效应不仅可能加剧症 状表现,甚至可能产生长期的不良心理影响。说明预防产后抑郁的干预应提前至产前,并应在产前积极进行心理状态筛查,临床采用的SDS和SAS操作简单,可靠性较高,适合对产妇进行产前心理评估,及时发现不良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干预,必要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及时调整情绪,帮助产妇适应妊娠期及产褥期的身体及心理的巨大变化,减少或避免产前焦虑或抑郁对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中国家庭生活中新生儿的孕育和诞生通常被视为最重要的事件,牵动了大量的家庭关注和精力投入,也是引发家庭关系矛盾的重要结点。通过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调查可见,产后抑郁组亲密度和适应性均显著低于正常产妇组,而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差距反映关系的协调程度,产后抑郁组不仅家庭亲密度低,协调程度也更为欠缺。在本研究中,是否与父母同住对产后抑郁并无影响,其对家庭协调程度的影响可能表现为同住时的照顾和压力的并存,而单独居住虽然缺少照顾但父母的压力传导也相对间接,因此,是否与父母同住都可能产生家庭协调度的降低,而后者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妊娠合并症、新生儿评分和喂养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妇对新生儿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对其心理的影响,但均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与产后抑郁均无明显关系,尹姣等认为剖宫产不利于产妇适应母亲角色而易引起产后抑郁,万丽娟等研究认为传统对新生儿性别的关注可能是引起家庭关系紧张、增加产妇心理压力的潜在因素。
产后抑郁的预防应提前至产前,并应于产前焦虑、抑郁合并给予预防,加强心理问题筛查,给予专业心理辅导教育,全面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同时应将家庭整体纳入干预的范围,形成对产妇有利的家庭支持环境,促进产妇身心健康,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Dagmar Lagerberg,Margaretha Magnusson. Infant gender and postpartum sadness in the light of region of birth and some other factors: A 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2012,15(2):121-130.
Terri Liberto. Screening for depression and help-seeking in postpartum women during well-baby pediatric visits: An integrated review.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2012,26(2):109-117.
朱菊红,张兰.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 精神医学杂志,2013,26(1):77-80.
顾文平. 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浙江预防医学,2013,25(3):66-67,70.
郭秀静,刘樱,王玉琼. 产后抑郁与姻亲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36-38.
张娜,高永梅,褚艳. 孕期焦虑抑郁对早产及产后抑郁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612-615.
赵玉琴,胡艳红,赵静玲. 护理支持对产妇分娩过程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418-1419.
柯旦琴,瞿雪燕.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产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8):60-6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