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30:58 归属于德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正确的思想品质和精神理念,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是小学德育的优秀素材,影响着学生“三观”的树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小学德育的主要素材、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提出一些关于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希望对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宝贵的人文知识和精神文明,如爱国主义、行为礼仪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值得小学生深入学习,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丰富其人文内涵,促进其健康成长。但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探究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小学德育的主要素材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注重文明礼仪的文明古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太多优秀的人文精神,如爱国主义、尊师爱友、团结互助等,这一系列优秀的思想、观念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内容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一)礼仪文化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倡导的礼仪道德,如《孔融让梨》等故事体现了尊敬长辈、爱护幼者的礼仪道德。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学生认识、学习中国文明礼仪,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二)团结和谐

  我国自古宣扬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处世思想,如“天人合一”思想,虽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但也体现了古代先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除此之外,“以和为贵”等思想理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原则。这种思想可以引导学生与同学、教师等和谐共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拼搏进取

  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许多著名诗句都体现了拼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都传播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拼搏奋进的优秀品质。

  二、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精神品质和文明礼仪等,教师将其融入德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小学德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使学生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1]。

  (二)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除此之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文明和文明礼仪,能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丰富小学德育内容

  传统的小学德育活动主要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述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导致德育效果不佳。教师在德育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讲解与学习,使教育方式不再单调,不仅丰富了德育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德育内容。

  三、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及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认识不全面

  许多学校和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全面,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导致在德育中无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总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极大地影响德育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德育方式单一,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自制力较差,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德育质量。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育方式单一,无法充分挖掘周围的实际素材开展教育活动,只是单纯地靠讲授法展开德育[2]。这种教育方式单调、乏味,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德育效果较差,德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三)社会舆论影响小学德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对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项工作,人们的看法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部分公众认为,小学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智力培育方面,如加强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习技能、阅读技能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不适用于小学生,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能承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这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这一系列社会舆论阻碍着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目标的不断变革,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小学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多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材相结合

  我国小学德育教材主要包括各科教材及思想道德教育教材。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将德育教育与各科教材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在语文教材、政治教材等与传统文化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中,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3];另一方面,应在德育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可以适当将传统文化、历史故事融入“爱国、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讲解中,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加深教师对德育内容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师作为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关键人物,只有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如针对加强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开展一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等,帮助教师扩充文化知识储备;也可以开展一些教师经验交流会,促进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在德育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主张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开展一系列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解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同时辅以实践活动[4],加深学生对道德理念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可以通过演小品等表演比赛,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文明礼仪,让学生将具体实践与思想品德相结合,从而达到德育的实践目的。

  (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在小学德育中,教师虽然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德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领会知识,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知识,如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片等,与学生分享接受德育的途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又能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及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此项工作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如学校教师不重视、认知不全面、德育方式单一落后等,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探索德育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创新德育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海燕.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渗透与传承[J].新课程(小学版),2018(06):220.

  [2]王露.解析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好家长,2018(92):22.

  [3]靳巍,李晓丹.浅谈如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赤子,2018(14):229.

  [4]谢展瑜.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法探析[J].青春岁月,2019(19):140-141.

  作者:顾新娟 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德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