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是促进现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教学手段,它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便利的教学资源、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具有活力的教学环境,是促进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目前大多农村城镇高中学校已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具备良好的硬件基础,但城乡师资、软硬件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农村高中的德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实现德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有关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高中;德育教学
在农村高中教学中,德育是一项重要的基本任务,体现在校园内的日常方方面面,是学校、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它改变了传统单一而枯燥的授课模式,教师通过以学生课堂体验感为重要参考,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活泼、易于理解与贴近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与正确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与探究性得到一定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现状分析
(一)传统观念没有扭转,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
在当前的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中,仍旧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等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农村教育理念、模式、师资等方面的落后,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农村传统观念等因素使教学模式的改革步履维艰,停滞不前。很多教龄较长的教师对于新颖观念、信息技术的接受度与应用掌握度不强,在教学习惯、思维方式、德育教学内容等方面一时难以扭转固有思维模式,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目标的设计,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背离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初衷,从而导致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
(二)背离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初衷
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德育教学上的便利性,在教师对其进行广泛的使用的过程中,逐渐使课堂缺乏自身的教学特色与教学引导,大部分的课程教学被丰富多样的视频、制作精美的课件PPT播放所替代,往往一节课下来,视频播放与PPT照搬照念占据了课堂教学大量的时间,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却正在减少。这种过度依赖信息化技术与“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空洞而没有灵魂的,缺乏教学主体目的的体现,即教师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与自身教学理念所进行教学设计与备课。长此以往,在师生之间沟通不畅,学生被动接受德育知识,课件内容不符合学生发展实际需求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倦怠感,导致学生对德育这门课程的厌恶感增强,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对信息技术的正确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高中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反之则会对教学效果起反作用,结合目前农村高中德育教学情况,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为辅
教师的授课是课堂教学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一环,如果德育课堂教学脱离了教师授课,只依靠课件、视频维持,会导致德育教学的灵魂与精髓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在农村高中德育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发展需求等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素材适用性,是否符合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及素材的有益性,如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明通事理等方面内容,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忽略了本质问题。教师要明确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事物的思维导向与价值观念。例如,紧跟时事,近期涌现了一群可敬可爱的英雄模范,教师可以围绕典型医护工作者的工作事例进行讨论通过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在网络上收集点击率最高、感染力强的抗疫短视频进行播放,注意播放视频期间观察学生表现和反应。随后教师在互动环节进行提问交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最后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反思,从而将爱国情怀与敬业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学生心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及时拓展新知识
信息技术资源共享、信息量大、数字化等显著特征赋予了它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优势地位。对于高中阶段的农村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城市学生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许多新思想、新理念、热门时事的了解不够及时。因此,教师在农村小学德育过程中更需要充分整合信息技术与资源,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新知识,最大限度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使之与拓展知识相结合,在两者间寻找共鸣点、共同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例如,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逐渐显现出来的一些不协调方面,教师在讲解试卷题目的时候可以有侧重性地挑选一些题目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前期通过信息技术资源收集合适的素材,以视频、图片等形成呈现给学生观看,再结合时下热点进行有效引导、说明、阐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正确的辨别是非能力。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将社会教材与书本上的德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饱满、丰沛、鲜活,从而与学生情感相互呼应,产生共鸣,为其树立自尊心、责任心,进一步实现农村高中德育教学目的。
(三)通过建设校园网站及论坛,赋予农村高中德育教学本土化风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升级改造农村校园网站及论坛,在建设内容方面下功夫,结合实际以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为基础进行内容筛选与创新,形成农村高中德育教学特有的本土化风格,促进农村德育教学的进步。校园网站建设是学校校风校纪、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整体风貌的集中展示,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网络平台。除了网站版面美观,学校还应侧重于对各种德育信息的发布,将学生的兴趣作为网络德育教学建设的切入点,在内容上注重德育价值观正确导向,通过设计多个版面内容,如“校园一周热点”“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模范小标兵”等板块,吸引学生主动关注有关方面的内容。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对校园网站及论坛建设的互动性与参与度,教师可以设置投稿小信箱及奖项,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教学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使网站上的趣闻趣事成为学生日常讨论的话题,鼓励学生对网站上发布的校园、社会时事进行评论,而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网站发布内容价值导向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减少教师在德育教学上的教学压力,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三、结语
在农村高中德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辅助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使教材更具有活力与感染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使身在农村的学生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时事消息。但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只追求教学各环节的信息化,更应该注重德育的本质及目的,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进行教案优化与设计,才能够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对学生德育发展有益的教学方案,从而使农村高中德育教学水平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总之,农村高中德育对于即将步入大学阶段的高中生十分重要,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也是新时代下响应国家对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体现与创新发展,它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拓展和领悟最新的德育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颖.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作者:刘聪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