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但是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而“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根本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之一。因此,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与期待,伴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加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已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
-、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营造为农服务的社会氛围
任何改革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并且以思想观念的变革贯穿于始终。在新时期探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时一定要站高望远,坚持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树立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和健康发展作贡献的理念,以拓展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范畴和视野。
(一)坚持开放与变革的理念
开放与变革正在成为时代的显著特点,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开放与变革的理念。在全社会都在关注“三农”问题的新形势下,在开放与变革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要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具体可表现为。首先,直接面向农村服务的农林院校要树立为农服务思想,把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到学校师生都要树立为农服务意识。其次,其他院校也要树立以农为先的观念,从而保证高等教育培育出的人才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有重农思想和为农服务意识。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为坚持一定政治方向和实行一定社会制度的国家服务的。所以如果能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都有为农服务的观念,那么在以后工作(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中就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营造“为农服务”的社会环境
高等学校是保存文化遗产、生产文化产品、传播文化知识的圣地,是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大本营。大学文化氛围可对社会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匕,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功能影响、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农、重农的社会风气、社会氛围。从而在全社会树立起解决“三农”问题不光是政府、农民自己的事,而是全社会包括每一个人的事。
(三)建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
高等教育要提高为农服务意识,并不是所有高校不根据实际情况,全上农学专业,培养农业人才,而是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高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为农服务方向,建立起主动为农服务的意识,不论何种类型高校,都要关注和尽其所能,走下圣坛,走向农村,使自己真正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政治、经济中心。为此要建立起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1)新的质量观。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从传统的精英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精英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全面质量观。从而吸引农民根据实际情况接受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并促进高等学校从学术惟一转向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村培养实用的各类人才和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2)新的人才观。高等教育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进而使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科学技术人才,满足农村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也使社会每一个体(包括广大农村人口)都有成才的机会和增强弱势群体的成才自信心。(3)新的就业观。在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进程中,要顺应就业大环境的变化,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新的就业观指引下,指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从而推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起多元的办学模式
(一)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已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被束缚住了手脚。因此,我们必须解开这个束缚。首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既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高校自主办学的公共管理体制。在全国上下都在积极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政府应转变职能,使高等学校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市场机制调节下,给予“为农服务”的学校诸如在灵活设置农村分校及办学点、灵活设置专业、灵活组建科研组织等方面的权力。从而使学校能充分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自己为农村服务的方向,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投身到为“三农”服务的伟大事业中,亲身实践和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使命。
(二)充分发挥各类高等教育面向农村服务作用
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探讨多种形式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确定不同的发展理念,并具体化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形成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研究型大学、多科性教学型大学、高职院等都能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合理定位,办出自己为农服务的特色与品牌。因此,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地方高等教育要满足于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需要,走有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的路子。这就要求地方高等教育在目标定位、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绝不能盲目追赶潮流,而应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特征,为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而提供全面的服务。这样,农村的人才就不会流失,地方经济就会发展起来,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才算真正意义上地走向大众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了满足农村及区域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
(三)积极进行改革,建立起多样化办学模式
所谓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就是在改变宏观层面上的高等教育只由国家按照统一模式来办的状况,鼓励其他主体举办高等教育,并赋予其相应的法律资格和地位,不同主体举办的高等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多样化需要,而选择不同的发展理念并形成具体的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类型。实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不仅是因为其具有调动其他办学主体的积极性、扩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机会、形成高等教育的竞争体制和机制、有效地调节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机构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提供条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也在于近年来我国国家以外的其他主体举办高等学校的发展缓慢,难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也很难满足“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在面向农村服务中必须选择多样化的发展道路,认真研究和实践在我国已初见萌芽的以产业方式运作的教育集团、以各种融资方式组建的大学城、以改建主要特征的二级学院和国有民办高校及以椒江为代表兴起的股份制大学等新的办学模式等,积极组建和创办面向农村服务的新的大学。这些发展模式的形成将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将为高等教育进一步通向农村提供有力的基础。
三、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为农服务”机制
(一)建立动力机制
国家层面:一是政府要充分发挥拨款、筹款的手段,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对面向农村服务的高等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在拨款和贷款方面给以优惠政策,并建立起有利于“为农服务”的拨款机制,与“为农服务”有关的学校、专业及科研课题将获得较多的财政拨款,从而引导高校重视和主动通向农村。二是建立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我们应建立一个“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我保证、中介评估服务、社会需求调控”的内外结合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时,高度重视评估的导向性,从过去单纯注重学术评估转到注重社会贡献的评估上来,从注重发展过程的评估转到注重发展结果的评估上来。建立以高校生源质量、财政状况、学术声誉、大学生就业率以及高等教育为农服务等为核心指标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财政支持、计划调控和重点建设项目挂钩。从而引导学校从单纯眼光盯着政府转向关注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从关注短期效益转向关注长远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和基本建设转向注重内涵的发展。从而引起高等学校主动关注为农服务上来。
学校层面:高校在外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行全员聘任制。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建立一种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从事教育和科研的氛围。同时,要建立起激励教师教学和科研并重机制,调动教师在重视教学基础上,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并要制定和实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为农村服务有关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待遇、聘任及年度考核等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鼓励和引导教师为农服务。
(二)建立“农学研”机制
教育一科研一生产一体化,已成为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和高校都各有收获,达到了“双赢”的目的。这种三结合的联合体,并不是我们国家的首创。早在19世纪末,社会服务的职能在美国高校兴起和形成时,就出现了教学一科研一推广三位一体的新体制。在莫里尔法案提出之后,美国各州建立了大批面向本州经济发展、推广农业技术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大学和学院。为了更进一步地推进农业技术革命,促进大学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发展社会服务职能,政府又先后批准了“哈奇农业试验站法案”和“史密斯一利弗农业合作推广法案”,确立了高等学校要实行教学一科研一推广三结合。这一措施,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在大学技术推广的有力促进下,短短几十年里就基本完成了。可见这种三位一体的新体制不仅使高校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促进了高校自身的发展。这一思想的确立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进一步推动了高等院校向社会敞开了大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在与企业的结合比较好,而与农业结合的并不显著。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建立起鼓励为农服务的“农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智囊团功能,致力于为“三农”服务的科学研究,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高等教育要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相应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培养农村急需要的实用人才。不仅农林师医专业,而且各个专业类别,特别是一些涉及高科技领域的专业都应探索发展农业,拓展为农村服务的领域和途径。同时高校要以农业、农村为方向建立农村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基地,从“产学研”过渡到“农学研”。
(三)建立贫困资助机制
一是必须落实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学校领导要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主动加强对学生的贷款指导,主动与经办银行配合,主动承担高等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每个高等学校都要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指导并协助学生办理贷款有关手续。二是要加大救助力度,提供多种救助项目。各个高校要根据全校贫困生的数量与程度建立一套完善的资助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奖(奖学金)、贷(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补(困难补助)、减(学费减免)五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而实行相应的对策,对于低年级贫困生采取以“贷、补、减”为主,高年级以“勤”为主,“奖”则贯穿始终。三是要提高学校贫困生真实情况的透明度,并利用传媒加大宣传,争取获取社会力量的广泛资助。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